乳香、没药,最宜生用,若炒用之则其流通之力顿减,至用于丸散中者,生轧作粗渣入锅内,隔纸烘至半熔,候冷轧之即成细末,此乳香、没药去油之法。丸药散剂都可以用于活血,精油是高档的香料,也可以作为外敷用于舒经活血。另外,索马里人喜欢把乳香当做口香糖一样放在嘴里,这是索马里人的一个传统。虽然味道有些略苦,但是习惯了就好了。索马里人很少有癌症,和长期嚼乳香树脂是有一定关系的。
索马里的石膏产量也比较丰富,石膏为含水硫酸钙(CaSO4·2H2O)的矿石,其实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用石膏制作容器和粉刷墙壁,在原本的历史进程中,148年后刘安会在偶然的情况下发明豆腐。在这个时空,亚历山大却早已将后世中国家家户户都会食用的豆腐提前发明了出来,所以石膏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只要将黄豆进行浸泡、磨浆、过滤、煮浆,然后加上石膏点浆就可以制作出豆腐,制作工艺比较简单,这种食物打从它的发明开始,就注定了是一种亲民的食材。不仅是黄豆,各种豆类都可以制作成豆腐,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北非和西南亚的蚕豆、豌豆、油莎豆和鹰嘴豆都比较适合制作豆腐,还有原产于印度的豇豆、绿豆也都可以。当然,这些豆类的口感和做成豆腐的口感都没有产自周国的黄豆来的好。
其次,石膏味甘、辛,性大寒,归肺、胃经,生用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效;煅用具有敛疮生肌、收湿、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中暑、头痛、牙痛,还具有增强免疫、消炎镇痛作用。可内服煎汤或制成药丸散剂。
作为中药中治疗高热、内热不可或缺的一种降温药,石膏主要用于白虎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白虎汤为清热剂,具有清气分热,清热生津之功效。主治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临床常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牙龈炎、以及小儿夏季热、牙龈炎等属气分热盛者。热渴汗出脉洪大者,加入人参补气生津,又称为一方,为“白虎加人参汤”。
而麻杏石甘汤具有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的功效,主治外感风邪、肺热咳喘证。症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翕,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象浮数等。常用于治疗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顽固性咳嗽、小儿支气管肺炎、急性鼻窦炎、膀胱炎、寻常痤疮和肛裂等疾病,辨证属邪热壅肺型者。同时,它还是一位抗疫名将,可以治疗多种时疫,也可用于解决军中出现的瘟疫。
可惜马其顿帝国只有石膏和杏仁,其他的都没有,石膏很多地方都有,杏仁原产于中东地区,波斯、安纳托利亚、巴克特里亚、索格底亚那都有分布;麻黄原产于城郭诸国(中国新疆古代西域三十六国)和内蒙草原、并州冀州等地;甘草原产于城郭诸国、内蒙、河西之地(甘肃)、河套地区(宁夏)。
此时东方有黄帝内经这部医学巨着,为中医四大医学巨着之首(还有三部是《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有不少名医都是自学黄帝内经自成一派的;而在西方,除了神话时代的医神阿斯克雷庇亚斯(Aesculapius)以及赫拉克莱提斯(Herakleides)和希波克拉底父子之外,当代医学界的翘楚希罗菲卢斯还在成长阶段,他的《论解剖学》还没出书,他的徒弟埃拉西斯特拉图斯更是还没出生。
但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留下的《希波克拉底文集》却是当代西医的经典,共分三卷。该书收录了希波克拉底本人的多篇重要论文,包括《论疾病》、《论消化系统疾病》、《论呼吸系统疾病》、《论外科疾病》等。
希波克拉底文集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他的医学观点和行业道德倡议。他提出的“体液学说”对以后西方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医学观点强调了疾病的自然原因和预防,而不是简单地归咎于神的惩罚。希波克拉底的医学观点不仅体现在他的理论中,还体现在他的实践中,他通过观察和实践,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医学原则和方法。
除了医学观点,希波克拉底还提出了《希波克拉底誓言》,这是一份行业道德倡议书,旨在警诫人类,尤其是医学界,强调了从医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这份誓言是从医人员入学第一课要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全社会所有职业人员言行自律的要求。希波克拉底通过《希波克拉底誓言》强调了医生应该如何以病人为中心,如何保持职业操守,以及如何对待病人的隐私和权益,这些内容在当时的医学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希波克拉底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他的理论和实践上,还体现在他对医学教育和医学道德的重视上。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的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西方医学的奠基人之一。而在实际应用上,此时的西医和中医没有本质的区别,也是运用各种自然界中的天然药材进行对各种疾病的治疗,此时的西方医学界总共掌握了至少300种药材的使用,成绩斐然。
而在帕特罗克勒斯的环非洲的远航中,又在非洲大陆发现了大量的药材,除了乳香、没药和石膏之外,还有非洲红树皮(又称非洲桃花心木),主要产于非洲西部和中部地区,具有清热利湿、解毒利咽、凉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泄泻、痢疾、咽喉肿痛、尿血、外伤出血等病;非洲金盏花(又称非洲万寿菊),主要产于非洲南部地区,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凉血止血、清热泻火、解渴等功效;芦荟,主要产于非洲南部地区,具有清肝、杀虫、消炎杀菌、扶正祛邪、润肠通便、补水保湿、消炎杀菌、软化血管等等功效;迷迭香,主要产于非洲北部地区,具有健脾胃、发汗、镇静、安神、止痛、催经、消毒杀菌、消炎、抗氧化等功效;薄荷,主要产于非洲北部地区,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温病初起、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等症状;非洲仙草,叶、种子和根都可以入药,主要用于治疗发热、头痛、咽喉痛、儿童咳嗽、风湿等。
索马里地区主要民族也是说着闪含语的欧罗巴-尼格罗人混血种库希特人,这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铀、铁、锡、石膏、铝土、铜、铅、煤等。此外,还有石油和天然气。渔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13%。这里出产着久负盛名的乳香没药,早在千年前就已经建国,以香料之国邦特而闻名于世。通过贩卖香料,给他们带来了大量的财富。
索马里东部沿海为平原,沿岸多沙丘,亚丁湾沿岸低地为吉班平原,中部为海拔500米—1500米的索马里高原,自北向南和东南递降。索马里大部地区属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西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干燥少雨,年降水量自南而北从500-600毫米减至100毫米以下。
索马里自南而北地势渐高,在濒临亚丁湾的地域辽阔的北部,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山系,绵延数百里。虽然高度不过2300—2400米,却也不乏重峦叠幛、怪峰突兀的险峻地势。那里的山山岭岭都点缀以乳香树和没药树,把这里的山称之为“香山”是不过誉的。每年有不少善于攀登的当地人在这里采割名贵的天然香料。
香料进入人类生活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从人们懂得利用乳香和没药那天起,索马里便一直是出产这两种香料最多的地区。公元前二三千年以前,古埃及人便到邦特寻购香料,木乃伊便是以乳香为主要药料加以处理的,有非常好的防腐作用。每逢乳香收获季节,大量的腓尼基商人便会乘船前来,络绎不绝,他们会按质量对乳香进行分类并收购。一千年后的唐代史书《新唐书》和《酉阳杂俎》也都提到过索马里北部的伯贝拉出产象牙和香料。明朝随同郑和一起到过索马里的费信还赋诗赞叹索马里的“异香兼异兽”“明史”上还有将索马里称为“乳香和没药之乡”的记载。
乳香,又称熏陆香、杜噜香、马尾香等,是一种由橄榄科乳香属植物树皮渗出的树脂。这种树脂因其独特的香气和特定的颜色、形状被广泛认知和使用。乳香树的树脂不仅因其香气而被利用,还因其具有多种药用价值而被历代本草收录,被列为上品,经济价值极高。
乳香树分为两种,当地人分别称之为梅迪树和贝约树。质纯的梅迪乳香人民喜欢把它放入口中咀嚼,其味淡雅清香。这两种树的外观很相似,根部都象硕大的胎盘紧紧地吸附在岩石上,树干一般要比碗口粗,树皮呈灰白色,叶片稀疏。所不同的是梅迪树没有须根,它比贝约树略高,一般在15尺左右。另外,梅迪树性喜阴凉,多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峰峦;而贝约树则性喜温热,多见于较低的山坡。
乳香的采收季节主要在春夏两季,采割乳香是一项十分艰辛的劳动,每年的三、四月,一些牧民便带上锋利的特制割刀和大大小小自编的草篮,开始进山采割。离家远的往往要风餐露宿数月,才得满载而归。当然也免不了不幸,每年葬身于山涧者时有所闻。
乳香呈长卵形滴乳状、类圆形颗粒或粘合成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块状物。大者长达2cm(乳香珠)或5cm(原乳香)。表面黄白色,半透明,被有黄白色粉末,久存则颜色加深。质脆,遇热软化。破碎面有玻璃样或蜡样光泽。具特异香气,味微苦。性味辛苦温,归心、肝、脾经。主治: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症瘕腹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没药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分为天然没药和胶质没药。具有散瘀定痛,消肿生肌之功效,常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症瘕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病症的治疗。民国初年的名医张锡纯老先生对乳香没药的运用非常有心得。
收割下来的乳香、没药,需摊置于背阴处风干二十余天,一到收购季节,一只只骆驼首尾相随,背着山民一年的辛苦劳动成果出山了。大量的商人等着收购这些香料,他们会雇佣一些妇女,按大小、色泽及纯净度(含杂质多少)分成三个等级,实在太次的则为等外品。在缺少劳动力的情况下有时也会省去分等级的工序,按统货出售。
现在还没有人去人工培植乳香和没药树,索马里北部山区野生乳香和没药树满山遍野,采集根本跟不上。但有些富豪为了在庭院栽植一些供人观赏也就尝试着进行人工种植。有采用播种方法的,但树苗生长慢,一般需要4-5年才能长大成树,所以主要是采用压条的方法。
自古以来,在婚丧礼仪场合都有点燃香料的习惯。索马里北部的一些居民常常将少许贝约乳香(它比梅迪乳香更适于点燃)放在炭火上燃烧,于是芳香四溢,经久不散。直至两千多年后,香料的用途更广了,用它制造香精、香粉自不必说,而且还是制造糖果和油漆的重要原料。在我国,乳香和没药主要用于制药,其基本功能是调气活血,舒筋止痛,对跌打损伤、疽疮毒和心腹诸痛等症有较好疗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索马里没有加工业,香料的利用率很低,除在当地市场销售少量外,90%以上的乳香和没药均用于出口到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以及地中海各国。
乳香、没药,最宜生用,若炒用之则其流通之力顿减,至用于丸散中者,生轧作粗渣入锅内,隔纸烘至半熔,候冷轧之即成细末,此乳香、没药去油之法。丸药散剂都可以用于活血,精油是高档的香料,也可以作为外敷用于舒经活血。另外,索马里人喜欢把乳香当做口香糖一样放在嘴里,这是索马里人的一个传统。虽然味道有些略苦,但是习惯了就好了。索马里人很少有癌症,和长期嚼乳香树脂是有一定关系的。
索马里的石膏产量也比较丰富,石膏为含水硫酸钙(CaSO4·2H2O)的矿石,其实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用石膏制作容器和粉刷墙壁,在原本的历史进程中,148年后刘安会在偶然的情况下发明豆腐。在这个时空,亚历山大却早已将后世中国家家户户都会食用的豆腐提前发明了出来,所以石膏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只要将黄豆进行浸泡、磨浆、过滤、煮浆,然后加上石膏点浆就可以制作出豆腐,制作工艺比较简单,这种食物打从它的发明开始,就注定了是一种亲民的食材。不仅是黄豆,各种豆类都可以制作成豆腐,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北非和西南亚的蚕豆、豌豆、油莎豆和鹰嘴豆都比较适合制作豆腐,还有原产于印度的豇豆、绿豆也都可以。当然,这些豆类的口感和做成豆腐的口感都没有产自周国的黄豆来的好。
其次,石膏味甘、辛,性大寒,归肺、胃经,生用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效;煅用具有敛疮生肌、收湿、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中暑、头痛、牙痛,还具有增强免疫、消炎镇痛作用。可内服煎汤或制成药丸散剂。
作为中药中治疗高热、内热不可或缺的一种降温药,石膏主要用于白虎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白虎汤为清热剂,具有清气分热,清热生津之功效。主治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临床常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牙龈炎、以及小儿夏季热、牙龈炎等属气分热盛者。热渴汗出脉洪大者,加入人参补气生津,又称为一方,为“白虎加人参汤”。
而麻杏石甘汤具有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的功效,主治外感风邪、肺热咳喘证。症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翕,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象浮数等。常用于治疗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顽固性咳嗽、小儿支气管肺炎、急性鼻窦炎、膀胱炎、寻常痤疮和肛裂等疾病,辨证属邪热壅肺型者。同时,它还是一位抗疫名将,可以治疗多种时疫,也可用于解决军中出现的瘟疫。
可惜马其顿帝国只有石膏和杏仁,其他的都没有,石膏很多地方都有,杏仁原产于中东地区,波斯、安纳托利亚、巴克特里亚、索格底亚那都有分布;麻黄原产于城郭诸国(中国新疆古代西域三十六国)和内蒙草原、并州冀州等地;甘草原产于城郭诸国、内蒙、河西之地(甘肃)、河套地区(宁夏)。
此时东方有黄帝内经这部医学巨着,为中医四大医学巨着之首(还有三部是《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有不少名医都是自学黄帝内经自成一派的;而在西方,除了神话时代的医神阿斯克雷庇亚斯(Aesculapius)以及赫拉克莱提斯(Herakleides)和希波克拉底父子之外,当代医学界的翘楚希罗菲卢斯还在成长阶段,他的《论解剖学》还没出书,他的徒弟埃拉西斯特拉图斯更是还没出生。
但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留下的《希波克拉底文集》却是当代西医的经典,共分三卷。该书收录了希波克拉底本人的多篇重要论文,包括《论疾病》、《论消化系统疾病》、《论呼吸系统疾病》、《论外科疾病》等。
希波克拉底文集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他的医学观点和行业道德倡议。他提出的“体液学说”对以后西方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医学观点强调了疾病的自然原因和预防,而不是简单地归咎于神的惩罚。希波克拉底的医学观点不仅体现在他的理论中,还体现在他的实践中,他通过观察和实践,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医学原则和方法。
除了医学观点,希波克拉底还提出了《希波克拉底誓言》,这是一份行业道德倡议书,旨在警诫人类,尤其是医学界,强调了从医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这份誓言是从医人员入学第一课要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全社会所有职业人员言行自律的要求。希波克拉底通过《希波克拉底誓言》强调了医生应该如何以病人为中心,如何保持职业操守,以及如何对待病人的隐私和权益,这些内容在当时的医学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希波克拉底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他的理论和实践上,还体现在他对医学教育和医学道德的重视上。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的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西方医学的奠基人之一。而在实际应用上,此时的西医和中医没有本质的区别,也是运用各种自然界中的天然药材进行对各种疾病的治疗,此时的西方医学界总共掌握了至少300种药材的使用,成绩斐然。
而在帕特罗克勒斯的环非洲的远航中,又在非洲大陆发现了大量的药材,除了乳香、没药和石膏之外,还有非洲红树皮(又称非洲桃花心木),主要产于非洲西部和中部地区,具有清热利湿、解毒利咽、凉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泄泻、痢疾、咽喉肿痛、尿血、外伤出血等病;非洲金盏花(又称非洲万寿菊),主要产于非洲南部地区,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凉血止血、清热泻火、解渴等功效;芦荟,主要产于非洲南部地区,具有清肝、杀虫、消炎杀菌、扶正祛邪、润肠通便、补水保湿、消炎杀菌、软化血管等等功效;迷迭香,主要产于非洲北部地区,具有健脾胃、发汗、镇静、安神、止痛、催经、消毒杀菌、消炎、抗氧化等功效;薄荷,主要产于非洲北部地区,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温病初起、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等症状;非洲仙草,叶、种子和根都可以入药,主要用于治疗发热、头痛、咽喉痛、儿童咳嗽、风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