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唐朝着名政治家、文学家、政论家、宰相,溧阳县令陆侃第九子,人称“陆九”,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陆氏。唐德宗即位,由监察御史召为翰林学士,泾原兵变后,随德宗出逃奉天,起草诏书,拜兵部侍郎,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为相时,指陈弊政、废除苛税。遭构陷后罢相,在忠州去世,年五十二,追赠兵部尚书,谥号“宣”。
陆贽,相传出生在苏州嘉兴城内甜水井,陆氏自东汉以来即为江南望族,但到陆贽出生前,家门已衰落。其父陆侃曾任溧阳县令,后因陆贽显贵,被赠为礼部尚书。陆侃早逝,陆贽幼年受母亲韦氏教导成长,时人称之为“陆九”,他有独立见解和操守,与众不同,学习儒学颇为勤苦。
十八岁的陆贽中进士,又应博学鸿词科考试得高第,授华州郑县县尉,后被免职回乡。寿州刺史张镒名望很高,陆贽前往谒见,交谈三日之后,张镒认为陆贽是奇才,请与他结为忘年交。陆贽告辞时,张镒赠钱百万,说:“请作为太夫人一日饭食的费用。”陆贽不肯接受,只收了一串茶叶,说:“斗胆不收您赠送的厚礼。”凭文牍判词写得出类拔萃,补任渭南县主簿,后迁任监察御史。
唐德宗即位后,派黜陟使庾何等十一人巡视天下,陆贽游说使者,请求用“五术”察看风俗民情,“八计”考察地方官政绩,“三科”选拔才智出众的人才,“四赋”管理财政“,六德”安定疲困的人,“五要”精减官员。德宗还在做太子时就听说过陆贽的名声,此时任命他为翰林学士,调任祠部员外郎。陆贽性情竭忠尽心,担任近侍之职后,感念德宗重用了解自己,想有所作为效力报答,所以政事上的缺失,无论大小他一定陈述,因此德宗更加厚待陆贽。
泾原军发动兵变,占领长安,拥立前太尉朱泚僭越称帝,陆贽随德宗避乱奉天,转为考功司郎中。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叛乱时,又扈从德宗逃往梁州,转任谏议大夫。陆贽自从任翰林学士后,即参赞机要事务,负责起草文诏,甚得德宗倚重,朝政千头万绪,大量诏书均由陆贽起草,他疾笔如飞,但凡所议论陈列的,没有不曲尽情理的。在艰难的日子里,虽然有宰相,但是无论大事小事,德宗一定要与陆贽商量,时人称他为“内相”。
德宗无论到哪里去,也一定要有陆贽伴随,由于梁州、洋州道路险恶难行,德宗曾经与陆贽失散,过了一夜,陆贽还没有到来,德宗震惊忧愁,以至于哭泣,下令能找到陆贽的人赏赐一千金。过了许久,陆贽才到,德宗非常高兴,太子李诵等人纷纷来贺,然而陆贽常常直言谏诤,有违德宗的意旨。奸臣卢杞虽被贬官,但德宗内心中还是庇护他,陆贽极力陈诉卢杞的奸邪导致变乱,德宗表面上虽然同意,心中却很不高兴。刘从一、姜公辅都从小官进升为宰相,陆贽虽然得到德宗极大的恩宠和知遇,却没有出任宰相。
回到京城后,陆贽任中书舍人,仍任翰林学士,他的母亲韦氏仍然在江东,德宗派宦官接韦氏回京,“搢绅荣之”。不久,陆贽因守母丧而解职,回到东都洛阳,寄住于嵩山的丰乐寺。各方面赠送的礼物一概不收,只有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是贫贱时的故交,韦皋事先通报说所送的礼物是德宗命令他收的,陆贽才收下,德宗又命宦官把陆贽父亲陆侃的灵柩,从嘉兴护送到洛阳安葬。
守丧期满后,陆贽以权知兵部侍郎之职被起复,又任翰林学士。陆贽入朝谢恩时,拜伏在地抽泣,德宗也为之动容,起身抚慰。此后,陆贽所受的爱重礼遇更加优厚,天下的人认为他能当宰相,但宰相窦参对他一向心怀不满,陆贽也多次向德宗报告窦参贪污纳贿,二人因而不和。
窦参被免去相位,陆贽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正式出任宰相。执政期间,公忠体国,励精图治,具有远见卓识,在当时社会矛盾深化,唐朝面临崩溃的形势下,他指陈时弊,筹划大计,为朝廷出了许多善策。他对德宗忠言极谏,建议李适了解下情,广开言路,纳言改过,轻徭薄赋,任贤黜恶,储粮备边,消弭战争。这些建议有些为德宗采纳,化为实际政策,特别是在藩镇叛乱举国动摇的情势下,规劝德宗下诏罪己,为其起草了诚挚动人的诏书并颁行天下,前线将士为之感动,有的听到后痛哭,叛乱者上表谢罪。由于他善于预见,措施得宜,力挽危局,唐朝摇摇欲坠的局面得以转危为安。
陆贽秉性贞刚,严于律己,自许“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以天下为己任,敢于矫正人君的过失,揭露奸佞误国的罪恶。他认为立国要以民为本,对“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的尖锐对比,深为愤慨,同情人民的悲惨生活。他力劝德宗爱人节用,轻徭薄赋,反对横征暴敛,主张使“一代黔黎,跻富寿之域”。
陆贽为相期间,户部侍郎、判度支裴延龄以谄佞得德宗信用,“天下嫉之如仇”,陆贽仗义执言,多次上书参奏裴延龄的罪行。裴延龄日加诋毁陆贽,而德宗也不悦陆贽的进言,罢陆贽为太子宾客。陆贽本来谨慎小心,一向不与宾客交往,裴延龄猜到李适对陆贽薄情,趁机进谗言,百般污蔑,德宗发怒,想杀掉陆贽,多亏谏官阳城等人一同上奏章替陆贽分辩,才免死降为忠州别驾。后来,德宗又渐渐思念陆贽,恰逢薛延任忠州刺史,传达德宗慰劳的旨意,韦皋多次上奏请求让陆贽代领剑南节度使,但德宗仍有记恨,不肯授任。
陆贽在忠州十年,常常闭门不出,少有人能见他一面,他一方面为避诽谤流言,不敢着书言事。同时也因当地气候恶劣,疾疫流行,于是研习艺术,集“古方名方”编录《陆氏集验方》五十卷,供人们治病使用。唐顺宗李诵即位,下诏召还陆贽,诏书还没有到达贬所,陆贽已经逝世,享年五十二岁,获赠兵部尚书,谥号“宣”。
陆贽,为中唐贤相,其学养才能、品德风范,深得当时及后世称赞,权德舆比之为西汉名臣贾谊,苏轼认为他是“王佐”、“帝师”之才,文辩智术超过西汉谋臣张良。
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唐朝着名政治家、文学家、政论家、宰相,溧阳县令陆侃第九子,人称“陆九”,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陆氏。唐德宗即位,由监察御史召为翰林学士,泾原兵变后,随德宗出逃奉天,起草诏书,拜兵部侍郎,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为相时,指陈弊政、废除苛税。遭构陷后罢相,在忠州去世,年五十二,追赠兵部尚书,谥号“宣”。
陆贽,相传出生在苏州嘉兴城内甜水井,陆氏自东汉以来即为江南望族,但到陆贽出生前,家门已衰落。其父陆侃曾任溧阳县令,后因陆贽显贵,被赠为礼部尚书。陆侃早逝,陆贽幼年受母亲韦氏教导成长,时人称之为“陆九”,他有独立见解和操守,与众不同,学习儒学颇为勤苦。
十八岁的陆贽中进士,又应博学鸿词科考试得高第,授华州郑县县尉,后被免职回乡。寿州刺史张镒名望很高,陆贽前往谒见,交谈三日之后,张镒认为陆贽是奇才,请与他结为忘年交。陆贽告辞时,张镒赠钱百万,说:“请作为太夫人一日饭食的费用。”陆贽不肯接受,只收了一串茶叶,说:“斗胆不收您赠送的厚礼。”凭文牍判词写得出类拔萃,补任渭南县主簿,后迁任监察御史。
唐德宗即位后,派黜陟使庾何等十一人巡视天下,陆贽游说使者,请求用“五术”察看风俗民情,“八计”考察地方官政绩,“三科”选拔才智出众的人才,“四赋”管理财政“,六德”安定疲困的人,“五要”精减官员。德宗还在做太子时就听说过陆贽的名声,此时任命他为翰林学士,调任祠部员外郎。陆贽性情竭忠尽心,担任近侍之职后,感念德宗重用了解自己,想有所作为效力报答,所以政事上的缺失,无论大小他一定陈述,因此德宗更加厚待陆贽。
泾原军发动兵变,占领长安,拥立前太尉朱泚僭越称帝,陆贽随德宗避乱奉天,转为考功司郎中。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叛乱时,又扈从德宗逃往梁州,转任谏议大夫。陆贽自从任翰林学士后,即参赞机要事务,负责起草文诏,甚得德宗倚重,朝政千头万绪,大量诏书均由陆贽起草,他疾笔如飞,但凡所议论陈列的,没有不曲尽情理的。在艰难的日子里,虽然有宰相,但是无论大事小事,德宗一定要与陆贽商量,时人称他为“内相”。
德宗无论到哪里去,也一定要有陆贽伴随,由于梁州、洋州道路险恶难行,德宗曾经与陆贽失散,过了一夜,陆贽还没有到来,德宗震惊忧愁,以至于哭泣,下令能找到陆贽的人赏赐一千金。过了许久,陆贽才到,德宗非常高兴,太子李诵等人纷纷来贺,然而陆贽常常直言谏诤,有违德宗的意旨。奸臣卢杞虽被贬官,但德宗内心中还是庇护他,陆贽极力陈诉卢杞的奸邪导致变乱,德宗表面上虽然同意,心中却很不高兴。刘从一、姜公辅都从小官进升为宰相,陆贽虽然得到德宗极大的恩宠和知遇,却没有出任宰相。
回到京城后,陆贽任中书舍人,仍任翰林学士,他的母亲韦氏仍然在江东,德宗派宦官接韦氏回京,“搢绅荣之”。不久,陆贽因守母丧而解职,回到东都洛阳,寄住于嵩山的丰乐寺。各方面赠送的礼物一概不收,只有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是贫贱时的故交,韦皋事先通报说所送的礼物是德宗命令他收的,陆贽才收下,德宗又命宦官把陆贽父亲陆侃的灵柩,从嘉兴护送到洛阳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