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雨夜(2 / 2)

犁汉 痴人陈 2081 字 3天前

只是这么一改变,扬州方面就要多损失两倍以上的军粮。

但不管陈登许诺了什么,到底还是争取到了孙坚的理解。

陈登除了做了这一手后,还令糜竺用关系去外州买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去荆州刘表那边买粮食。

这些年虽然刘表很缩,但不可否认的让荆州避免了数次战火,除了此前和袁绍打过一次,其主体是比较安好的。

所以刘表手里不缺粮,陈登相信只要刘表不傻,他就不会拒绝自己。

毕竟要是他们青徐扬这边因为粮草不继而崩溃,对他刘表又有什么好处呢?屯再多,也不过是给泰山军准备的。

但本该万全的事情却出了意外。

在糜竺的人去襄阳的时候却遇到了泰山军的使者,他们竟然也在襄阳。

这里面陈登对泰山军出了一个巨大的误判,那就是他以为以泰山军的宗旨和风格,是万万不会和荆州这边接触的。

但陈登并不知道,泰山军不仅来接触了刘表,还受到了刘表的高规格接待。

这一反转直接让陈登之前买粮的打算全部落空。

刘表对徐州的使者表现了热情,却在对方提出买粮的请求后,决口不提同意二字。

最后徐州这边还是借用了糜家在荆州这边的关系,在民间采购了一批,才回去交差了。

但乱世中,市面上哪还能采购到大批量的粮食呢?所以那些被送回去的,也不过是一军一日之用而已。

不过徐州的使者们回去后,却并不是没有收获。

他们给陈登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在荆州方面招待他们的时候,这些人花了重金贿赂了荆州权力人物蔡瑁,从他那里他们得知了刘表态度反转的原因。

原来就在张冲率领主力军东出中原的时候,长安的于禁在整合了降兵后,得兵两万,加上他们西征时带出的三万兵马,合计五万大军。

在天下重心都向彭城汇集时,于禁在张冲那句“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指令下,对董氏残党发起了一系列攻击。

其先后七战七捷,几乎将凉州的董氏门众绞杀殆尽。

尔后以雍、凉之众犯汉中,时汉中张鲁率众而降,在稍后与益州军的战事中虽有小挫,但几乎为大太收复西土。

正是这样的背景下,荆州上下其实都明白这天下局势是什么情况了。

面对泰山军气吞山河的气势,谁又能有信心守住?更何况刘表的身体也不允许他亲戎战事。

如此,为自己和他的家族寻找妥帖的后路就成了最理智的选择。

连刘表都是这样想的,荆州其他几个家族还能如何?

其实他们也看明白了,属于他们的时代终究要落幕了,这个时候不是去玉石俱焚,而是保存有生力量。

而且泰山军那边对待豪强、世家的手段已经没有最开始的酷烈了。

对世家的行动,更多的从个人仇恨变成了一种制度上的改换。泰山军要的是这些世家手里的土地和人口,对于在肉体上绝对消灭世家,已经很温和了。

随着时势推移,那些世家们在认清现实,在改变,其实泰山军也在认清现实,在改变。

天下大乱八年,人心思定,人心思安。

在一统天下的关键时刻,泰山军需要抓住机会,终结乱世。

等人心都归于大太后,泰山军在解决世家的问题甚至不需要军事手段,只是行政手段就可以了。

那这个人心归大太要多久呢?

张冲和度满讨论过这件事,当时他们的共同看法是非二十年不可。

二十年恢复生产,恢复秩序,让大太的威权融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此后就可以从容收拾了。

而泰山军高层的这一共识也被各种关系传到了荆州世家的耳中。

正是因为知道泰山军会有二十年不动世家,这些荆州世家们才终于下定决心倒向泰山军那边。

在他们看来,既然能二十年不动他们,那再延个二十年也不是没机会的,而四十年后,那张王难道还能在位吗?

如此,一切不过就是个永远也不会来的明天罢了。

这些信息都被陈应告诉了糜芳,等他讲完后,二人是真正的良久无言。

陈应无言是觉得累。

作为陈登的弟弟,他理应要为兄长分忧,但也因为他是陈登的弟弟,他有着更全面的信息来源,所以他明白兄长选择的路是多么绝望。

此时的战局是个什么情况呢?

兄长与那孙坚一共领兵七万屯驻徐州,但仗都没怎么打的时候,就已经丢了彭城门户沛县。

小主,

而青州的曹操呢?先是丢平原,后是丧济南,一退再退,后面怕也是要来投奔兄长一条路可选了。

但这有什么用呢?虽然陈应不是太有军事经验,但他是有常识的。

常识是什么呢?那就是一个人不可能从来都失败,然后在关键时候你就忽然能成功的。

试论青徐扬三家哪一个不是泰山军的手下败将?在泰山军手上赢过一次吗?

哦,那曹操赢过,但不还是后面都输掉了?先赢不算赢。

然后三个手下败将联合一下,难后就忽然能打赢泰山军了?这就超越了常识。

更不用说,负责这一次决战的是谁?那可是张冲啊!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无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