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中国功夫: 杨家将,岳飞与抗倭英雄(2 / 2)

历史追光者 丁凡星 1940 字 1个月前

岳家军在抗击金兵的战争中多次取得重大胜利,令金兵闻风丧胆。收复了大片失地,声名远扬,威望极高。

这引起了南宋朝廷中一些主和派以及宋高宗赵构的猜忌。宋高宗赵构本就倾向于与金国议和以换取偏安一隅的统治,而岳飞坚持北伐、迎回徽钦二帝的主张与他的想法相悖。岳飞的军队战斗力强、深得民心,在赵构看来,岳飞的势力日益强大,对自己的统治构成了潜在威胁。

绍兴十一年,岳飞正在前线抗金且形势大好时,宋高宗赵构和秦桧为了与金国议和,一天之内连下十二道金字牌,强令岳飞班师回朝。岳飞无奈之下,发出“十年之力,废于一旦”的悲叹。

岳飞回朝后,很快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也许有)的罪名下狱。所谓的“莫须有”,就是没有确凿的证据,但秦桧为了达到陷害岳飞的目的,不择手段地罗织罪名。

绍兴十一年(1142 年),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年仅 39 岁。临终前,岳飞在狱中墙壁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字,以表自己的冤屈。

岳飞的冤死是南宋的重大悲剧,岳家军的辉煌战绩和岳飞的武术精神却被后人传颂不衰。

到了 明朝时期,东南沿海地区遭受倭寇的侵扰,百姓苦不堪言。戚继光奉命组建戚家军抗击倭寇。

戚继光自幼对武术充满热爱,勤奋练习各种武艺。他精通剑术、刀术、长枪等兵器,且身手矫健,力量过人。凭借着扎实的武术功底,戚继光在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军事才能。

明朝中叶,倭寇频繁侵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百姓苦不堪言。戚继光注重阵法的运用,其中鸳鸯阵就是他的杰作之一。在鸳鸯阵中,士兵们各司其职,长短兵器相互配合,如同一个紧密协作的战斗机器。

戚继光亲自训练士兵们的武术技能和战斗技巧,使他们在战斗中能够灵活运用兵器,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注重兵器的改良和创新。他发明了狼筅等新型兵器,结合传统的武术技巧,使戚家军在战斗中更具优势。 戚家军多次击败倭寇,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为保卫国家的海疆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俞大猷(1503 年~1579 年),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不仅精通兵法,更是一位武术大师。他融合了多种武术流派的精髓,创造出独特的俞家拳法和棍法。

俞大猷自幼喜好读书,早年跟随王宣和林福学习《易经》,后得理学家蔡清真传,又拜师赵本学学习用《易经》推演出的兵法,还师从李良钦练习剑术。他虽家境贫寒,但豁达向上。

嘉靖十四年(1535 年),俞大猷参加武会试中举,被授予千户之职,镇守金门。他倡导礼仪教化,使当地诉讼减少。后因上书监察官员论海盗之事,被认为越权而遭杖责并被剥夺千户之职。

后来,俞大猷得到兵部尚书毛伯温的赏识,被任命为汀漳守备。他镇守武平,修筑“读易轩”,教授武士剑法。曾多次击破海贼康老,俘获并斩杀三百余人,因功晋升为代理都指挥佥事,佥书广东都司之职。

嘉靖二十八年(1549 年),俞大猷出任备倭都指挥。奉命征讨。他用计使安南部将范子仪撤退,后设伏擒获其弟范子流,并斩首一千二百级。最终让莫宏瀷杀掉范子仪并献来首级,彻底平定安南之乱。但因严嵩打压,他仅获得五十两纹银的赏赐。

同年,俞大猷被任命为崖州参将,联合广西副将沈希仪出兵,擒获并斩杀叛军五千三百人,招降三千七百人。他建议用管理汉人的方法治理黎族百姓,得到总督欧阳必进的同意。后他单骑进入黎族部落,订立条约,使海南彻底安定。

俞大猷曾在海上大破倭寇,焚烧对方五十多条战船,但也因一些战事失利获罪或被弹劾。俞大猷和戚继光合兵攻打岑港的倭寇。因岑港地势高,明军仰攻死伤严重,虽有小胜但未能攻下。朝廷催促出兵,胡宗宪遭到弹劾后将罪责归咎于俞大猷,俞大猷被下狱并再次被剥夺世袭权利。

嘉靖三十八年(1558 年),俞大猷被好友救出牢狱后发配到大同。大同巡抚李文进欣赏他的才华,他独创以独轮车对抗骑兵的战术,并在安银堡大破蒙古。此后这种战术被推广,设立兵车营。

嘉靖四十年(1561 年),广东饶平张琏起事,俞大猷被派往南赣征讨。他采用奇袭战术,击败张琏并擒获其首领,还设计诱敌大破敌军。战后他解散叛军余党,不滥杀一人,因功晋升为副总兵,之后继续征讨叛军,屡获战功。万历七年(1579 年),俞大猷上疏告老还乡后病逝于家中,追赠为左都督,谥号为“武襄”。

俞大猷一生着作丰硕,着有《正气堂集》《剑经》《洗海近事》《续武经总要》《韬钤续篇》等作品。《明史》评价他用兵先计后战,不贪近功,忠诚为国。他与戚继光齐名,并称“俞龙戚虎”,为明朝抗击倭寇、保卫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