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元朝: 文人赵孟頫与王朝落幕(2 / 2)

历史追光者 丁凡星 3523 字 2个月前

当我们从那充满权谋交织的世界走出,将目光投向元朝文人,一位闪耀着璀璨光芒的人物——赵孟頫,正等待着我们去探寻他的传奇人生。

赵孟頫,于 公元1254 年 出生于浙江吴兴。亦有水晶宫道人、鸥波等别号,中年时还曾署名孟俯。其原籍在婺州兰溪,乃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

赵孟頫自幼便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聪慧,在南宋末年,他担任了真州司户参军一职随着宋朝的覆灭,他选择隐居,多次拒绝了出仕的邀请。

直到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 年),因行台侍御史程钜夫的举荐,他前往大都觐见元世祖,随后被授予兵部郎中之职。

自此,他的仕途之路逐步展开,先后担任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管府事、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等要职,最终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

在元世祖至武宗、仁宗、英宗这四朝期间,赵孟頫始终备受尊崇和礼遇。晚年时期,他渐生退意,于延佑六年(1319 年)以病为由请求归乡。

至治二年(1322 年)7 月 29 日,赵孟頫与世长辞,享年六十九岁。身后获赠魏国公,谥号“文敏”,后人尊称其为“赵文敏”。

赵孟頫才华横溢、博学多识,在众多领域皆有非凡造诣。他在古文诗词方面造诣深厚,所作诗词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对于音律,他亦有着精准的把握和独到的理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鉴赏方面,他眼光独到,能洞察作品的精妙之处。

在书法领域,赵孟頫堪称大师,他擅长正书、行书和小楷,其书法作品圆转遒丽,独具韵味,自成一体,被世人称为“赵体”。他与鲜于枢齐名,并称“鲜赵”,又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为“楷书四大家”,足见其书法成就之高。

赵孟頫的书法博采众长,尤其对王献之的笔法钻研极深,其书法特点圆润清秀、端庄严谨,代表作《洛神赋》充分展现了他对王羲之笔法的传承与创新,形神皆似,神韵独具。绘画方面,他的作品如《秋郊饮马图》《鹊华秋色图》等,笔法精妙,意境深远。

与赵孟頫同时代的萨都剌,诗词俱佳。他的代表作《雁门集》,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反映了社会现实和民间的疾苦。

在绘画方面,赵孟頫同样出类拔萃。他的绘画取材广泛,涵盖山水、花鸟、人物等诸多题材,且技法全面、精湛。

他倡导以古人之法为师,强调“书画同源”的理念,成功开创了元代的崭新画风,故而享有“元人冠冕”的美誉,对后世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此外,他的诗文风格温婉柔和,篆印则以“圆朱文”着称,其着作《松雪斋文集》等流传于世,备受推崇。

赵孟頫的妻子管道升,亦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她精通书画,笔耕不辍,其作品风格细腻温婉,充满了女性特有的柔情与细腻。在艺术的道路上,管道升与赵孟頫相互欣赏、相互扶持。

每当赵孟頫在创作中遇到瓶颈或困惑时,管道升总能凭借自己敏锐的艺术感知和独到的见解,为丈夫提供新的灵感和思路。

他们常常一同探讨书画技巧,交流创作心得,共同追求艺术的至高境界。管道升的存在,不仅为赵孟頫的生活增添了温馨与浪漫,更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夫妻二人携手并肩,共同在艺术的殿堂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他们的儿子赵雍,自幼受到家庭浓厚艺术氛围的熏陶,展现出极高的艺术天赋。赵雍聪慧过人,勤奋好学,在书画领域不断探索与创新。他的画作线条流畅,构图精巧,色彩运用独具匠心。

其书法作品则继承了父亲赵孟頫的笔法精髓,又融入了自己的个性与风格,代表作有《骏马图》等。

赵雍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了家族的传承,更展现了他自身的努力与才华。在赵孟頫与管道升的悉心教导和引领下,赵雍逐渐在元代的艺术界崭露头角,成为了一颗备受瞩目的新星。

赵孟頫的一生,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艺术的浩瀚天空中绽放出耀眼光芒。他的作品和艺术理念,穿越时空,至今仍为后人所敬仰、研习和传承。

在元朝那广袤的文化苍穹下,还有这几位文人墨客闪耀着璀璨光芒。

杨载,来自浦城。他的《宗阳宫望月分韵得声字》豪迈奔放,“大地山河微有影,九天风露寂无声”的诗句让人拍案叫绝。

虽未在仕途上大放异彩,但其诗作以雄浑的气势独树一帜,为后世豪迈诗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激发了众多文人对豪迈风格的探索与追求。

虞集,字伯生,号道园,出生于儒学世家。官至奎章阁侍书学士,参与修撰《经世大典》。

他的《挽文丞相》“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情感真挚深沉。其《道园学古录》涵盖丰富,诗词散文精彩纷呈,常被作为科举考试的范文,引领了当时的文风走向,对后世文人的创作理念和风格产生了深源影响,成为后世研究元代文学的重要文献。

揭傒斯,字曼硕,虽出身贫寒却才华横溢。《秋雁》“寒向江南暖,饥向江南饱。莫道江南恶,须道江南好”流传甚广,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推动了元代叙事文学的进步,为后世叙事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他曾参与编纂宋、辽、金三史,为后世的历史研究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黄溍,字晋卿,为官清正廉洁,文学造诣颇高。《日损斋笔记》中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评价,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为后世研究元代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新的视角。

方回,字万里,其《瀛奎律髓》是诗学领域的重要着作,文人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大放异彩,更穿越时空,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研究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在感慨元朝文人作品的深远影响之后,让我们将目光转向元朝末年的历史。众所周知,一个王朝的兴衰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元朝末年也不例外。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加速了元朝的灭亡呢?

元朝长期存在的“皇位继承”问题是导致其内部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成吉思汗时代奉行“幼子守灶”制,但这一制度在实力面前常被打破。元朝皇室内部不断发生帝位争夺战,如南坡之变、两都之战等,导致皇室自相残杀,内部严重分裂。

小主,

元朝末年还出现了严重的社会问题。黄河泛滥威胁漕运和盐场,脱脱命贾鲁治理黄河取得成功,但为此投入巨大,加上钞法改革,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动荡。而在河工中流传的“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谶谣,也预示着社会的不稳定。白莲教领袖韩山童利用河工的不满情绪,组织起义。

元朝统治者未能充分汉化,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统治的不稳定。元朝统治者在政治制度上保留了较多蒙古族的旧制,未能完全适应中原地区的治理模式。对儒家思想的重视不足,科举制度长期废置,使得汉族知识分子晋升通道狭窄,难以参与到国家的管理和建设中,从而引发了汉族士人的不满。

元末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其中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给元朝统治造成了沉重打击。脱脱凭借强力手段曾基本搞定各路义军,但元顺帝听信谗言剥夺脱脱兵权并将其贬谪刺死,这成为压垮元朝的最后一根稻草,朝廷内部矛盾更加尖锐,元顺帝与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分别倚靠孛罗帖木儿、扩廓帖木儿(王保保)等,而这些诸侯拥兵自重,相互混战,不听朝廷号令。

1367 年,徐达、常遇春率 25 万兵马北伐时,元朝内部的王保保正率兵西征,准备与李思齐、张良弼大战,对明军北伐消极怠工。1368 年,当徐达、常遇春抵达燕京郊外时,元顺帝自知难以得到增援,若固守京师可能会重蹈宋徽宗、宋钦宗的覆辙,于是选择不战而逃,逃回草原,放弃了燕京。

此后,明军继续进攻,王保保、李思齐、张良弼等被击败,元军退出中原。至此,元朝在中原的统治结束,狼狈地退回了北方草原。

不过,元朝时期的人口并没有增加,反而出现了锐减。蒙古人对抵抗的中原人口实行屠杀政策。据历史资料显示,元朝初年蒙古兵南下时,中国丧失了大约 7000 多万人口,这些人口几乎都是在蒙古族入侵时死于非命。

四川被蒙古屠杀后,人口由一千三百万减少到六十万。北方地区有百分之九十的汉族平民也惨遭种族灭绝。

元朝时期,鼠疫等瘟疫的爆发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医疗水平有限,用的中药清热解毒、扶正祛邪的方剂,来缓解患者的症状。但对于鼠疫这种烈性传染病,这些方法往往难以遏制疫情的蔓延。将感染者集中在特定区域,以减少传播。也会有焚烧病患尸体的做法。

关于死亡人数,缺乏精确的统计,社会秩序陷入混乱。这场瘟疫持续了数年。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 13 世纪末至 14 世纪中叶,黄河就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决堤事件,受灾人口多达数百万。

引发了严重的饥荒。大量百姓饿死,人口流失严重,大量人民饿死。

此外,人口迁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为躲避战乱,南方的人大量向南洋地区迁徙,使得元朝的人口流失更加严重。

学者赵文林、谢淑君的《中国人口史》认为元太宗窝阔台八年(1236 年),原金朝和西夏统治区的人口为 1053 万 8745 人;也有说法称元朝统一时人口有 5980 万。

元朝人口相比之前的朝代大幅减少。而元末明初,因红巾军起义等战乱以及天灾频发等因素,人口又进一步折损。到明初时,全国人口约 6000 万。

公元 1368 年,朱元璋大军攻入大都,元顺帝出逃,元朝灭亡。

此后,元顺帝在北方继续维持着残余的统治,直至公元 1370 年离世,享年 50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