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的悠悠岁月中,苏轼也就是人们口中的苏东坡,他如一颗耀眼的星辰,绽放着独特的光芒。
出生于宋仁宗景佑三年公元 1037 年 ,四川眉州的山水赋予了他灵动的才情,书香门第的家庭给予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
苏洵,苏轼的父亲在年轻时四处游历,在他 27 岁那年,因父亲病重去世,家庭的责任骤然落在他的肩上,这使得苏洵不得不停止游历的脚步,回归家庭。
父亲的离世令他深感责任重大,从此他开始专注于家庭事务,并致力于子女的教育和自身的学问提升。
在这之前,他虽屡次参加进士考试但都未考中,于是更加放弃了学习。
后来,他在妻子程氏的支持下痛改前非,决心认真研读。程氏变卖了嫁妆来维持家庭生计,并让苏洵能够专心于学业。
程夫人乃眉山大理寺丞文应之女,18岁时嫁给苏洵。她孝顺恭敬、勤劳节俭,品德高尚且有见识,在苏轼和苏辙年幼时,母亲常用古人的名节来激励他们。司马光为她写的《墓志铭》中评价道:“贫不以污其夫之名,富不以为其子之累;知力学,可以显其门,而直道,可以荣于世,勉夫教子,不愧为古代一贤母。”
在苏洵努力读书及出外游学期间,她不仅兼主内外,还亲自教育苏轼和苏辙兄弟。
程氏经营着三家丝绸店铺,生意相当成功,为家庭提供了殷实的经济基础。当苏洵表示担心专心念书会无法赚钱养家时,程氏回道她可以独力撑持家务。她的能干让苏洵能够放心地追求学问。
她以自身的品德和言传身教深深影响着孩子们。她会给苏轼兄弟讲《范滂传》,用范滂母子的故事激励他们追求正义。她教导孩子们做人要有仁爱宽厚之心,不可妄取非分之财。
北宋景佑四年(1037 年),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几年后,弟弟苏辙也降临世间。
父亲在家待了一段时间,也见到了孩子们的聪慧,苏洵认为孩子不能只局限于家中的一方天地,需要去外面见世面、长见识。于是,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嘉佑元年(1056 年),苏洵带上苏轼、苏辙两个儿子离开眉山,踏上了游历求学之路。
他们一路行来,拜访名师,结交文人雅士,兄弟俩的才华逐渐展露。在京城,苏轼兄弟的诗文受到了一些有识之士的赏识和称赞,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
然而,命运的波折总是不期而至。嘉佑二年(1057 年)四月初八,远在京城的父子三人接到了噩耗,苏轼、苏辙的母亲程夫人因病去世,享年48岁。
当时苏轼在京城声名鹊起,但母亲的离世让这一切都变得不再重要。消息传到京城时已是五月底,苏氏父子三人甚至来不及与亲朋好友一一道别,便日夜兼程赶回家中奔丧。
依照惯例,从嘉佑二年六月起,苏氏兄弟开始丁忧家居,为母守丧。在守丧的这段时间里,苏轼也在家乡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他与青梅竹马的王弗结为夫妻。
守丧的日子里,苏轼和苏辙在悲痛中也不忘父亲的教诲,继续刻苦学习,钻研学问。嘉佑四年(1059 年)秋,兄弟俩服丧期满,在与父亲苏洵商议后,父子三人决定举家搬迁至京城。
这一路的艰辛与坎坷,没有磨灭他们的意志,更加坚定了追求理想。苏轼和苏辙在父亲苏洵的教导下,在母亲程夫人的精神影响下,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踏上了新的征程。
在京城,兄弟俩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为考取功名而努力。
嘉佑二年(1057 年),苏轼和苏辙一同参加科举考试。苏轼才华横溢,所写的文章让主考官欧阳修大为赞赏。
由于欧阳修误以为这篇出色的文章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他将苏轼的名次由原本的第一名改为了第二名。当真相大白,欧阳修懊悔不已,对苏轼更是赞誉有加,直叹苏轼有宰相之才。苏辙在此次考试中也表现出色,考取了不错的名次。
离不开苏洵的悉心教导,离不开程夫人的言传身教,更离不开他们一家人共同经历的风风雨雨。正是家庭的温暖和力量,支撑着苏轼和苏辙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坚守初心,为北宋的历史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此后,兄弟二人踏上了仕途。苏轼初入官场,便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才能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直言敢谏,虽为百姓谋得了福祉,却也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苏辙则以其沉稳和睿智,在仕途上稳步前行。
然而,兄弟俩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苏辙在官场中不断历练成长。他凭借着自身的才华和努力,逐步晋升。苏辙的性格沉稳,做事有勇有谋,且极具智慧。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他能审时度势,坚守初心,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最终位至副宰相,成为北宋朝廷的重要官员。
他积极参与朝政,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政见和建议。苏辙着有《栾城集》《栾城应诏集》等作品流传于世。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人研究北宋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兄长苏轼,才华横溢,思维敏捷,但性格相对较为直爽,锋芒毕露。这种性格使他在仕途上直言敢谏,常常得罪权贵,故而总是遭遇被贬官的命运。
在生活中,苏辙与苏轼的感情深厚至极。尽管身处异地为官,兄弟二人仍经常通过书信往来,互诉衷肠,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他们在书信中不仅交流为官的心得、对世事的看法,也抒发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
苏辙和苏轼在书法上更是有着惊人的默契。兄弟俩一同挥毫泼墨时,苏轼所写的字迹,苏辙能够完美地接着往下书写,且衔接自然流畅,以至于旁人难以分辨出这是两人共同完成的作品。这种默契不仅体现了他们在书法技艺上的高超水平,更彰显了兄弟间心灵相通、亲密无间的深厚情谊。
尤其当苏轼在仕途上遭遇困难,被贬他乡时,苏辙总是坚定地站在兄长的角度,为他分担痛苦,分享快乐。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苏辙与苏轼的兄弟之情始终坚如磐石,熠熠生辉,成为千古美谈,为后人所传颂和敬仰。
哥哥苏轼的仕途约四十年,他的一生在频繁的被贬谪与调动中度过,不是在被贬谪的途中,就是在新的任地为官,或者面临即将被贬的境遇。
尽管苏轼拥有着被众人看好的宰相之能,却因种种原因未能真正担任宰相一职。但他在各地为官期间,积极为百姓办实事,兴修水利、赈济灾民、改革弊政,深受百姓爱戴。
苏轼与青梅竹马的王弗相伴成长。王弗不仅美丽聪慧,更是苏轼求学路上的坚定支持者。他们的爱情纯真而美好,为苏轼的青年时光增添了一抹温馨的色彩。
苏洵于北宋治平三年(1066 年)逝世,享年 58 岁。他留有《嘉佑集》《权书》《衡论》等着作,在文学上展现出独特的才华,擅长散文创作,其作品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犀利、纵横恣肆,堪称一代文豪。
苏轼和苏辙兄弟在仕途顺利考中进士后,因父亲苏洵的离世而回乡奔丧。就在这期间,苏轼的第一任妻子王弗在 27 岁时便香消玉殒,她为苏轼生下了长子苏迈。王弗的离去让苏轼悲痛欲绝,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怀念。
在王弗离世多年后,苏轼于熙宁元年(1068 年)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王闰之的出现,宛如一道温暖的阳光,照进了苏轼的生活。她以亲情为纽带,给予苏轼无尽的支持与陪伴。
人生的道路并非总是平坦。北宋的政治风云变幻,党争激烈。王安石变法期间,苏轼基于对百姓的关怀,对变法中的部分激进措施提出了理性的质疑和批评。他的直言不讳触怒了新党势力,由此遭受了无情的排挤和打压。
元丰二年(1079 年),那场惊心动魄的“乌台诗案”如暴风雨般袭来。苏轼,因一封《湖州谢表》和以往的诗作,被新党指控对朝廷不敬,身陷囹圄。
阴暗潮湿的监狱里,苏轼满心愤懑与无奈。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的诗文怎就成了获罪的证据。那些不过是对世事的感慨,对民生的关怀,却被恶意曲解。
铁窗之内,苏轼时而踱步,时而呆坐,心中思绪万千。他担忧自己的命运,更牵挂着家人。“吾一生光明磊落,竟落得如此下场。”他喃喃自语,眼神中透露出不屈与迷茫。
而此时,他的弟弟苏辙心急如焚。苏辙四处奔走,为兄长求情。他向朝廷上书,言辞恳切,愿以自己的官职为兄长赎罪。
“陛下,家兄苏轼为人忠厚,其诗文绝无恶意,望陛下明察!”苏辙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他的脸上满是焦急与忧虑。
苏轼在狱中度过了一百多天后,终于,在众多大臣的求情下,苏轼得以从轻发落。
走出监狱的那一刻,苏轼望着天空,深深吸了一口气。阳光刺痛了他的双眼,却也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自由。
这一场无妄之灾,让苏轼的内心饱受煎熬,走在被贬黄州的路上,苏轼的心情复杂而沉重。未来的路充满了未知,内心的信念如磐石般坚定,未曾有丝毫动摇。
苏轼被贬黄州。初至黄州,生活的艰辛扑面而来。政府给予的补贴微薄,几乎难以维持生计。苏轼豁达乐观的心态,选择了既来之则安之。
且看苏轼在生活安排上尽显智慧。他将铜钱串起来,高高地挂在房梁上。每日都会精心计划,计算着一天、一个月该用多少钱。每当有节省下来的多余钱财,他便会拿去与朋友相聚,切磋文学,交流心得。
正因他这种交友方式,整个黄州的百姓和官员都与他相处得很融洽,于是他的名声越来越大。
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一片荒地,躬耕其中,并将此地命名为“东坡”,自号“东坡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