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还要更早!
在暗无天日的牢房之中,薛平不断地思考这个问题,不停在想过往的每一步、每一件影响薛家的大事。
他这一生野心勃勃,才智过人,若论权谋心术,当朝的文武百官无一人可与他匹敌,他自认为在官场上,便是范绍范公也不及他游刃有余,那老家伙家世不足,假装清高,在先帝时期装聋作哑,一问三不知,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又怎么能及得上他?
那时他薛平踌躇满志,薛家如日中天,敢在京中和天下横着走,就是在这种情景之下,可怎么就一步步走到如今灭九族的地步了?!
薛平百思不得其解,每一步他的选择都没错,送薛家之女入先帝后宫,未诞下皇嗣,转而扶持势弱的皇子登上太子之位,观太子之位稳固,抢占先机将婉君纳入东宫,却出了岔子婉君的太子妃之位变成了良娣。
接着他选择的太子如他所望,顺理成章登基成了天子,再便是逆王要造反,他选择观望,果然逆王失败……
面临的每一次巨大抉择,他都没有选错,只是总差些运道,没有得到他预期想要的最好结果。
可结果也不算差,他的女儿是贵妃,执掌整个后宫,不是皇后胜似皇后,还曾怀有皇嗣,只是时运不济遭奸人所害,但经过多年调养,身子也养好了,只待生下皇嗣,便能更进一步!
就是这一步,宛如天堑,用了薛家九族去填,也填不满的天堑啊!
太阳刺目,薛平盯了不一会儿,便觉目光灼痛眼前一片昏花,终究敌不过昭日之辉,下意识地低下头去,整个人麻木不堪。
昭日与阶下之囚,便如尉迟昭与他吧……
他做得最错之事,便是收拢了逆王的私兵吧,自作聪明以为藏得足够隐秘,不曾想先一步被人察觉,落了个诛灭九族遗臭万年的下场。
只是他察觉已然太晚太晚了,晚到已无力回天的地步。
万寿当日他听到皇嗣无碍的消息,又得皇帝赐的“忠义”二字反讽,他立即明白薛家完了。
为保薛家族人,能救一个是一个,在万寿宴皇帝走后,他寻机赶回薛家,让人给薛家在外子弟写信,万万不可回京。
只是没想到已然晚了,信根本送不出去,从薛家里出去送信的人个个皆石沉大海,薛家人压根出不去城,他这才明白皇帝早已安排人手将薛家监视得密不透风,他这些年做的事,只怕早就被洞察了。
他再不敢抱有侥幸,欲要壮士断腕,于次日想要进宫求见皇帝,想方设法将功折罪,可是皇帝根本不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