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1 / 2)

他放下卷宗,唤来人,细查此人生平,要查个干干净净,查个底朝天。

他倒要看看,后面还会不会跳出更多的人来。

处理完这些事,他看向对面的梳妆台,上面还有一些散落的花瓣,却没有那个娇俏的身影,还真是空荡荡啊。

他的小妃嫔说不能扰他,去齐嬷嬷那头玩儿去了。

宠溺的摇摇头,他收回目光,落在那个封存考卷的盒子,这可是牵动全天下读书人的盒子,只要拆开,太原府乡试之事就有定论。

他对连慕的观感还算不错,希望此子不要辜负他的期望。

皇帝伸手拿过盒子,打开来看。

将卷好的卷子摊开,卷子用纸比往常的要厚。

第一眼看去,那手小楷依旧令人如沐春风,书写水平十分了得。

能在那种情况之下,书写沉稳,水平不降反升,实在很难不令人高看几眼。

待看下去,皇帝越看越来了兴致,此子果然有才,一个“公”字被娓娓道来,上至治国,下至民生,将从古至今圣贤对“公”的阐述揉捏成文,佐以自身领会,见解独到、观点新颖,引人入胜。

这张卷子与乡试时候的行文论述所不同,行文没有华丽辞藻,甚至朴实近乎无华,看着却十分舒服,任何看了的人,都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才气。

很快,这张卷子便已看完,皇帝意犹未尽,不由大赞一句:“甚佳!”

很久没看过这么好的文章了,单凭这一张纸便能确定太原府考生连慕,解元之名名副其实。

若是让礼部尚书和吏部尚书看到这一篇卷子,见才欣喜之下,两人为了抢门生,定能打起不可。

不过,他总觉得这篇文章,与此子乡试时写的表达出的实干有所不同,不由返回头去细细看了一遍,更确定了心中所想。

皇帝微微蹙眉,正是乡试时的文章,此子表现出的实干之干,让他很感兴趣,故而他不惜大动干戈,弄了这一场重考,就为了测出此人的心性,是否能担当得起来。

锦绣文章写得好的人不少,这篇文章的确是其中佼佼者,但却不是他想要的。

他微微有些失望,再一想,又放开了心怀。

此次重考,侧重在于此子能否经受得住考验,非行文路数上。

再来这么作文,也情有可原,这篇文章经过诸多公儒审评后,将誊写公之于天下,按乡试的表现写,反而不妥,会引得诸多问题。

想通了这点,皇帝将卷子重新卷好,卷到最后时感觉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