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形容呢,这读书人眉清目秀的,通身有股说不出的气质,以她有限的见识来形容的话,那大概是超越一般读书人的气质,用读书人文绉绉的话说,那就是像什么清风啊白云啊的气质。
以前她还笑话村头那富户人家,出了个秀才,天天自比自己是清风竹子的,她还暗地里笑话,只是看了这读书人后,她真就觉得世上有人,用郎朗清风去形容最是合适。
当然,她见过的读书人也不多就是了,只是这个年轻的读书人,的确是她见过的最俊的人了,办事又沉稳。
她没什么见识,此番跟自家老头上京城来,是应了外甥之请,去给外甥的东家做醋的,说京中里买卖生意好,就缺个做醋的手艺人了。
路途中,他们的牛车陷入了泥坑中,泥地太滑了,自家的黄牛怎么也拖不起来,一用劲儿就打滑。
她和老头子两人束手无策,正想将车上家什都卸下试试时,遇到了这个读书人和他的书童。
这个读书人二话不说,卷起袖子便跟着他的书童帮起来,找了东西垫在车轱辘下,又将方木块绑在了车轱辘上,还了别的,几人一起使劲终于将牛车和大黄牛拉了出来。
她和老头子对他千恩万谢,他只摆了摆手,便带着书童要离开。
他俩这才看出了这读书人左足竟有些坡,于心不忍,上前问他是否要送一程,得知他恰巧与他们都是去往京城,她和老头子便热情的招呼他和书童两人一同上京。
路上她和老头子得知,这是个读书人,姓连,刚从太原府考了科举回来,从他说漏嘴的书童嘴里得知,他竟然考了头名。
真真是个不得了的读书人,话不多,从容不迫,待人周到有礼,即便考了头名,也丝毫不张扬,为人低调得很。
不像村头那个秀才,考中个秀才,就趾高气扬的,自恃高人一等,鼻孔朝天上不会看人了。
连才子真是彻底打翻了她对读书人的看法。
以前她觉得读书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抗,天天说些不着调没用的话,不知是什么意思。
见了这位连才子,她才晓得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是那样的,还有一种像连才子这样的,不止会读书,还会干活,做什么都俊,做什么都那么妥当。
只是可惜了,左足不大利落,唉……
吴大娘心中叹息一声,回过神来,直爽地夸奖道:“连才子,你长得可真是俊啊,将大娘都看呆了,若是在俺们乡下,那不知看直多少闺女的眼睛,向你提亲的人家都要踏破了门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