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向南防御,向北发展(1 / 2)

早在红军东征时期,**就提出了向东发展的战略设想,占领太行,东下华北平原。

当时的东征设想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渡河挺进,其二建立吕梁山根据地,其三向东继续建立太行根据地。

用**的话说,在晋省建立根据地,最重要的是吕梁山,最理想的是太行山。

其中,吕梁山起到联接陕北与太行根据地的作用,只可惜后来东征并没有达到初始的战略目的。

自古以来,得中原者得天下,而太行地区是中原的屏障,欲谋取中原,必须在太行山站稳脚跟。

无论是历史中亦或者当前现实,均证明了此战略的重要性,115师和129师一北一南占据太行山之后,火速在华北平原打开局面。

至今,八路军已经达成初步的战略设想,然而太行根据地的发展已经达到上限,除了清理根据地夹缝中的日军县城之外,几乎没有了发展空间。

太行山作为形胜之地,八路军因此站稳脚跟,可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也因此迎来了限制,无论是人口亦或者物产均不如冀南平原,更不如山冬根据地。

晋省的精华之所在,一在西南的运城地区,古称之河东,二在东南的长晋地区,古称之为上党。

今两者运城地区沦为日军占领区,长晋地区则为国军防区,在日军主要占领区肃清之后,主力部队撤回,只留有69师团以及四个伪军师驻守。

这将近三万人的日伪军中,日军大部驻扎在运城,其余日伪军则是沿着中条山以及王屋山分别防备黄河以南的第一战区以及长晋地区的国军。

之前国军驻防中条山地区,但是却与现今日军的情况大为不同,国军防守方向在北,背靠黄河,无异于背水一战。

反观日军是以中条山为依托,以黄河为天险防备第一战区的国军,国军若想从黄河南岸进行反攻,难比登天。

从长晋地区向西进攻方有一丝机会,但是又被日军依托王屋山所修建的工事所挡。

幸好,长晋地区的国军并不是孤身奋战,第9军钟新生部以及第12师寸性奇部在经过休整之后,接到上级命令,双双潜回沦陷区打游击。

八路军决死一纵队以及太岳军区的精干部队亦在沦陷区发展力量,一旦先头部队在此站稳脚跟,到时候太北、太南、太岳的主力部队都会去开拓局面。

这是八路军总部定下来的有关太行根据地的发展战略,而周维汉在整个文件中有关八路军的整体战略可以总结为八个字:“向南防御,向北发展!”

国军主力困守西南,华中方面军则是占据东南繁荣之地,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中原之地为国共日三方犬牙交错之所。

而八路军在中原的主力只有新四军第五师在鄂豫根据地坚守,形势岌岌可危,面临着盘踞在大别山的桂系以及日军的双重围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