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正旦
明称春节为正旦节
还有十天,整个金陵笼罩在节日气氛下,处处张灯结彩,人声鼎沸。
采买年货的,走亲访友的,返乡的游子,摆摊卖货的外乡人,挤满了大街小巷。
处处都是人,处处都没有那个人。
晏然坐在鼎香楼二楼,望向窗外,这个角度正对沈府大门,一个月前,那里门可罗雀,如今一个时辰过去了,大门就不曾关上过,晏然杵着下巴,静静观察,菜头一会出来送客,一会又出来接人进去,这些官绅模样的人各各都面带笑容,至于怀揣主人名刺,代往拜谒的小厮,更是兴奋,他们送完名刺,拿着赏银,便转头进了鼎香楼,坐在楼下买酒喝。
“沈家现在起势了,一门俩老爷!”
“沈家小老爷,现在还未娶妻,现在可是咱城的香饽饽!要是能看上我家小姐就好!”
“......"
楼下不时传来这样的声音。
晏然把目光眺向更远处,那里红彤彤一片,晏然知道是沈家梅园的梅花开了。她凝视那处红,心中涌现莫名的失落......
失落的情绪不过夜,第二天就让晏承恩给填平了。
鉴于自己以往的德行,晏承恩担心自己采买年货,会被人当冤大头骗(其实更多是拉不下脸面),于是他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晏然。
晏然在刘伯的帮助下,开始正式学习管家,首先第一步是学会花钱,让每一分银子都花在刀刃上。
就拿采买年货来说,先要知道自己有什么,再决定自己要什么,晏然叫人清点库房,把可以重复利用的东西拿出来,比如以前为了某种宴席采购,仅用了一次的各种纱灯、锦屏、锡壶、窗纸、绣凳,统统搬出来,能用则用,不能用的拿去典卖,或找手巧的下人改造,变成新的可用之物。
其次,与其让那些卖婆上门推销,不如走出去采买,这样可以节约很多开销,晏承恩觉得这样抠抠搜搜,有伤晏家体面,直到晏然把账目列给他,看到节省了这么多银子,晏承恩马上改口说:以后都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