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芷听完,扑哧笑出声来,冲着晏然笑道:“你这小小年纪,就劝人休妻,这厉害的嘴巴,以后谁家敢娶你进门啊?”
“哪里是我劝他休妻,明明是王伯把休妻二字写在脸上,你们看不出吗?”晏然撇撇嘴。
不多时,就听前面王管院屋里传来杀猪般的吼声。
王老翁自己拾起藤椅,自言自语道:“娶妻如此,生不如死啊……”
待晏然长大一些后,晏然发现,这几年的乡下日子,培养了她“读人心”的本领,特殊的本领往往在特殊的环境中产生,不被人疼爱的小孩,察言观色是自然而然就学会的求生本领。
在战国时期,齐国在稷下招揽各地人才,这些人才被称为“稷下学士”,这些人中龙凤聚集稷下,畅所欲言,形成“百家争鸣”之势,而这些人的首领是奴隶出身的淳于髡。
淳于髡原本出身在平民家庭,因家境贫穷,他被卖为奴隶,他有众多兄弟,可卖为奴隶的只有他一个,理由是他长的丑。
作为奴隶的他,为了生存,成天到晚的都想一类事情:
——这人会不会给我饭吃?
——这人会不会揍我?
——我怎么做,这人才会给我钱?
久而久之,淳于髡锻炼出“读人心”的本事,并被齐王赏识,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第11章 11恶作剧
人闲日子快,转眼到了七月半灯会。
王老翁近些日子,一直在考虑如何把晏然送回晏家,不是不爱养她,而是这孩子整日在村里瞎混,像个皮猴子,越发粗鲁。
虽然王兆生有教她识字,可架不住村里老媪更有“教书育人”的天赋,仅五岁的晏然,正接收着超乎她年龄的教育,每次从外面回来,跟王老翁说的趣事,不是谁家公公嫌媳妇难看,就是谁家媳妇跟小叔子好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