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1 / 2)

两手指错劲儿,扇柄唰的一声滑开,雪般冰绫扇面展在眼前,拿近鼻前闻,淡淡竹香隐隐袭来,再举起背着阳光看,扇面两侧写着书法字画,一面是远山、流水、人家,一面是晋人陶潜的诗句: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嗯,不错!晏然嘴角一扬,这二十个字,她虽认不全,但鸡狗两字,她认得。

王家老宅是一座依山傍水的三进式合院,已有百年历史,王家祖上买下它后,没几年就修整一番,如今青砖黛瓦,高门粉墙,在谷兰庄算是顶好的宅子。

此时前院明堂上,王老翁正和“赵大马”闲谈。

铁力木打造的圆形饭桌上,几盘时令蔬菜已经备好,庄户人午饭简单,一盘腊肉炒笋干,一碗肉糜羹汤,一碟酱瓜,用素色没有图案的陶碗、陶盘装着。

王伯的浑家贾氏从厨房把饭菜放到托盘中,再一一的端至堂上,这些规矩,是蔓娘从晏家学会,特意教她的,起初王氏以为她会抗拒,没想到贾氏因学到豪门内宅的规矩,兴奋好几天,每日都等着有人喊她端茶送水。

小四、小五互架胳膊从后院迤逦过来,俩人有说有笑,王秀儿像跟屁虫似的紧随其后。

这天,五姑娘身着水青色软屯绢裙,外套崭新的梅花暗纹褙子,雾鬓云鬟,肤白胜雪,头插银制桃花簪,一步一摇,远远望去,宛如画中美人走了出来,可惜美人看见赵老三,眉头一蹙,愁罩娇靥。

四姑娘心情好,叽叽呱呱说不停。

王老翁的小儿子王兆生,也就是晏然的小舅舅,今年才十岁,长得小鼻子小眼,一脸淘气模样,平时负责教小晏然识字,这是王婆子临死时,留给王兆生的任务,故而,小晏然在拾到“赵大马”扇子时,能轻松认得上面几个字。

小男孩食欲好,王兆生听见开饭,扔下手中《论语》,像脱缰野马从房里奔出来。

一家人围桌而坐,“赵大马”以“准女婿”的心态坐在王老翁身旁,激动又恭敬。

闲谈间,王老翁说起自己是土埋脖梗子的人,最大心愿就是看到子女都各有归宿,“赵大马”忙开口恭维:“伯父身子骨儿硬朗,一定能享受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王兆生摇头笑道:“爹爹,你若想长寿,就要多抻拉人中,”他伸出食指按在自己人中上,“书上有记载,汉武帝时,曾善面者,对武帝进言:‘人中长一寸,寿当百岁’。”

“你看就这样,”王兆生放下碗箸,腾出一只小胖手,拉扯人中,示范给王老翁,王蓁见状,扑哧笑道:“按你这个说法,赵家公子岂不是能活三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