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她已脱下盛服、摘掉簪珥,以罪人之姿在光顺门前谢罪,向天子忏悔自己和亲失败之罪。李瀍遣内侍劝慰了一番,将她接入后宫,并在麟德殿设洗尘宴。
早在振武城大捷那日,李怡便功成身退,不知所踪。二月中旬时,在确信唐军能够平安护送太和回长安后,晁灵云也带着女儿离开了队伍,提前返回长安光王宅,与儿女团聚。
此时太和身边完全没有可以信任并依赖的人,却必须进入麟德殿,去面见天子和太皇太后。
当跨过门槛的那一刻,大殿中无数道目光同时投向太和,那些或轻鄙、或怜悯的视线,像轻细的刀子划在她脸上,虽然看不见伤口,却实实在在地让她感觉到刺痛。
这些都是她的亲人。
眼前殿宇煌煌、金玉满堂,是她阔别二十多年的家。脚下绒毯柔软如茵,她却像踩在刀上,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
天子李瀍在御座上打量着太和,他早已忘记这位姑姑的长相,此刻看着她依然觉得陌生,只能客气地寒暄:“姑姑为家国大义和亲回鹘,暌违大唐二十余年,今日终于重回故土,实在是可喜可贺。这两个多月姑姑跋山涉水,一路辛苦了,快请坐。”
太和唯唯谢恩,又向太皇太后请安,一套繁文缛节尽完,才到自己的席位上落座,不敢抬头。
这场为她而设的大宴,最格格不入的也是她。
四周明明是那么热闹,乐声绕梁、觥筹交错,她却偏偏能听见背后传来的喁喁私语。
“回鹘可汗几次三番地勒索,粮食都不知道给出去几万斛,最后还是打了半年的仗才算完,她有哪门子的功劳,一回来就受封……”
“你不知道,那勒索的是个篡位的王子,不算正经可汗。”
“呀,她到底改嫁了几次啊?”
“三次?”
“怕是不止呢……”
各种嘲笑和奚落让太和如坐针毡,她赶紧放下筷子,将颤抖的手藏进袖子里。
这就是她心心念念想要重回的故土。直到这一刻,她才意识到自己有多么不受欢迎。这宫里能有几个人像十三弟那样,真心实意地挂念她呢?也许她在战争中殉国,名声都能比如今好听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