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亚历山大的对策与取舍(1 / 2)

大夏四年四月初二,初春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犹如金色的丝绸,将整个罗刹国辽阔土地都染上了一层温暖的色彩。

大夏皇帝李琦身披战袍,率领着十万大夏军,庞大的队伍如一股铁流般直扑罗刹国首都进军。

罗刹国王亚历山大,面对大夏军的逼近,他毅然决定采取坚清野的战术。他亲自指挥,命令所有可以利用的物资都带走,并一一放火烧毁,只为了削弱大夏军的后勤补给。同时,他也下令迁走了所有人口,没有条件迁走的人口,他甚至毫不犹豫地下令就地斩杀。残酷的手段只为了拖延大夏军的前进步伐。

然而,李琦身后的系统助力却让大夏军对后勤问题不再担忧。他们得到了及时的补给和支援,让大夏军的士兵们毫不畏惧地向前进军,丝毫没有受到罗刹国王坚壁清野战术的影响。

随着大夏军的推进,沿途的景色如画卷般展现在他们的眼前。原本郁郁葱葱的森林被火焰吞噬后,留下了一片黑色的焦土。熊熊的烈火燃烧着,烟雾弥漫,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焦糊味。大夏军的步伐却没有因此而停滞,他们像冲锋的狮子一般,不畏艰险,奋勇向前。

李琦身边的将士们个个英勇无畏,他们的脸上透露着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火焰般的光芒,仿佛要将一切阻碍都化为灰烬。

大夏军的队列如同长龙一般,呼啸着穿过山谷和河流。

大夏军带着无尽的勇气和信念,向着罗刹国首都迈进。他们没有被罗刹国王的坚壁清野所动摇,反而更加坚定了胜利的信心。

............................................................

眼看着大夏军逐渐靠近罗刹国的首都,亚历山大的心情愈发沉重。他的发际线逐渐后退,头发也在不断脱落,这是由于他长期的忧虑和压力所导致的。

亚历山大已经尽力而为,但面对庞大的大夏军,他的正面作战无法取得胜利。为了拖延时间,他已经尽力将大夏军可能经过的地方的物资和人员全部撤离,同时他的盟友也在不断骚扰大夏军的补给线。然而,这一切都无法阻止大夏军向罗刹国的首都进军。

亚历山大焦虑地抓着自己的头发,他压低声音对自己说道:“无论如何,我们绝不能失去国都。全军上下都对大夏军心存畏惧,我们现在只能维持这样的局面,并和他们对峙下去。一旦国都被攻破,恐怕整个罗刹国的人民都会失去对抗大夏的信心。”

亚历山大想到大夏军的粮草补给来源,他愈发困惑:“大夏军连续数日强行军,而我们对他们的后勤补给线不断进行骚扰,前线也没有什么像样的缴获。难道他们出发时带了足够多的干粮吗?如果是这样,那么他们到达国都时应该已经快没有粮食了,攻破罗刹国都对他们来说或许是一个补充粮食的好机会。”

亚历山大突然灵机一动,他在心中思考着:“国都真的不能丢吗?当然,最好的情况是守住国都。

但是国都能不能守住,不是凭罗刹自己的国力能说了算的。

但就算我们失去了国都,我们也要确保大夏军无法达到他们的补给目的!”

亚历山大总结出一项对策,如果罗刹国的首都真的无法守住,那么在大夏军进城之前,他将放火烧毁整个城市,以阻止敌军补给。

亚历山大的心情沉重,他深知时间紧迫。为了实施这个计划,他开始秘密地安排人员,准备在适当的时机发动这场烈火。同时,他也继续与盟友保持紧密联系,希望他们能够继续骚扰大夏军的补给线,为他的计划争取更多的时间。

夜幕降临,亚历山大站在城墙上远眺,看着远方大夏军的行进路线。他知道,只要他们一步步靠近国都,他的计划就变得更加紧迫。

............................................................

李琦的行军路上配套的东西都相当奢侈。

需要十六个大夏士兵来抬的大轿子,在士兵们的技术加持下,在上面泡茶都没问题,没有丝毫的晃动。沉重的轿子上覆盖着华丽的绸缎,金丝绣花勾勒出精致的花纹,每一根木质支撑都被精心雕刻成龙形,彰显着权势与威严。轿子内部一片温暖舒适,柔软的绒毯和丝绸垫子铺设其中,给人一种宫廷般的奢华感。

而且李奇本人的御寒衣服也有不少。他的虎皮大衣,貂皮大衣以及熊皮大衣,无一不是极为珍贵的动物皮毛所制,只要他心血来潮,就可以轻易地更换。这些皮毛衣物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质感柔软却又坚韧,完美地展现了其主人的高贵身份与奢华品味。

然而,这些奢华的装备都无法抵御罗刹国的寒冷。尽管天气渐渐转暖,但罗刹国的春天比中原的冬天还要寒冷。北方的冻死人可不是形容词,而是真实的死因。行军路上的寒风刺骨,让李琦不禁紧紧地裹紧身上的皮毛大衣,试图抵挡寒意的侵袭。

尽管如此,李琦对罗刹国的国都依然充满了好奇心。他对真正的冻土霸主一直心生向往,渴望亲眼目睹其风采。

之前的战争和享受让这个念头暂时被抛到了脑后,然而现在亲临前线,李琦的好奇心又重新燃起来了。

........................................

在相较于外面寒冷的世界而言,李琦坐在温暖的轿子里,为自己泡了一壶热茶。

他轻轻品尝了几口,茶香渗入口腔,带来了一丝舒适。其实,李琦并不喜欢喝热水,他习惯喝凉水,甚至连茶也要等到温度适宜才饮用。然而,罗刹的严寒却迫使他改变了这个习惯。

李琦正悠闲地品味着茶汤,突然,一名士兵匆匆走进轿子,向他禀报:“启禀陛下,有军情来报。”

李琦放下茶杯,对士兵吩咐道:“落轿。”

士兵们默契地一起停下脚步,小心地将轿子放下。

李琦拉开轿帘,走到外面,询问那名士兵:“什么军情,说吧。”

士兵恭敬地回答:“启禀陛下,前方哨探传回军情。大夏军队正在往北行进,离罗刹国的国都城墙只有百里之遥。沿途未发现罗刹国军队的埋伏,也未发现他们的哨探。请问陛下,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处理?是否继续前进?”

虽然李琦不是个事必躬亲的君主,但他一直保持着提前预令的习惯,要求行军途中的军情必须向他汇报。

李琦思索片刻,然后下令:“通知全军继续向北行进。在距离罗刹和国都五十里处,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扎营休息,具体的地点由余成才将军决定。同时,命令哨探始终保持警惕,直到我们找到安全的扎营地点,不要停止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