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房玄龄对王剪的考校(1 / 2)

“太子殿下分析的对,近两年的灾情严重消耗我大唐的国力。”

王剪先是认同李承乾的观点,随后话锋一转。

“我大唐虽然灾情不断,可东突厥更不好过。”

“去年东突厥遇到大雪气候,牲畜大多被冻死和饿死。”

“加上今年北方旱灾影响,东突厥的日子更不好过。”

去年羊的价格大涨,又有南来北方的商人带来的消息。

王剪也从只言片语中,多少了解一些塞外的事。

东突厥遭遇大雪灾后,颉利可汗还加重对草原各部的征税。

使得本就不平稳的东突厥内部又出现分裂,矛盾重重。

王剪接着说道“因此草民认为,明年是解决北突厥的最好时机。”

房玄龄一下来了精神,他身子稍坐直些,饶有兴趣地问。

“哦?为何是明年?”

王剪接着从后勤粮草方面分析。

“大唐地域辽阔,今年北方虽受旱灾影响,可南方那边并没有受灾。”

“待明年秋收以后,只需把粮草从南方调集,完全可以支撑一场大的战争。”

“东突厥则不一样,他们是游牧民族,不擅耕种,缺粮是必然的。”

东突厥虽然地域同样辽阔,可地形气候不适合耕种。

不然也不会时常越过长城,到大唐边境打秋风。

王剪接着说道。

“草民以为,解决突厥应该分三步走。”

“分化突厥,拉拢一批打一批,儒学教化。”

房玄龄的身子一震,脸上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详细说说。”

王剪说的兴起,直接站了起来。

“第一步,安排精骑打扮成突厥人,深入草原制造内乱。”

“第二步,拿出粮食作为筹码,稳住几个缺粮的部落。”

“让其在我大唐对颉利可汗用兵时,他们在一旁袖手旁观。”

“同时在外围兵分多路,派大军消灭东突厥的有生力量,再派骁骑深入皇庭,直击颉利可汗。”

“第三步,打下东突厥后,便是对当地人的教化,可派儒生到草原各部游说。”

“同时把我们大唐的礼节习俗,灌输给突厥人,让其文化和生活习惯,彻底和大唐子民融合。”

现在毕竟只是谈粗略的想法,不需要说到具体的做法。

房玄龄眼睛一亮。

王剪所说的应对东突厥的办法,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都是一边从内部瓦解东突厥,一边派大军强攻。

不过王剪所说的更全面些,连后续怎么做都想到了。

按照以往的惯例,打下突厥后,大唐会在此地建一个都护。

房玄龄满意地看着王剪,频频点头。

“太子殿下和王小兄弟说的都不错,甚好!”

他不失褒贬,顺带把李承乾也夸赞起来。

这次的考校,他看到了王剪的战略眼光。

李承乾对于东突厥的了解会比较多,是因为平时听得多了,所以不足为奇。

而王剪作为一个平头老百姓,根本没有多少条件了解东突厥的情况。

还能分析出来,实属天纵奇才。

房玄龄像看女婿一样盯着王剪,越看越满意。

考校完,房玄龄的目光瞥到了旁边桌子上的一叠白纸。

他站起身,从桌上拿出一张洁白的宣纸,双手举起来满意地打量着。

房玄龄爱不释手地摸着宣纸,好奇对王剪问道。

“王小兄弟,这个宣纸质量如此上乘,你给老夫好好介绍一番。”

对于马家庄宣纸的介绍,不涉及到技术机密。

王剪便大大方方地给俩人介绍起来。

“房相,宣纸经过马家庄格物院的改良,像这样的良品率占到九成。”

“而且改良后的宣纸技术,生产周期由原来的一年,缩短至一个月。”

“按照我们新建的造纸厂规模,纸张的年产值预估五千万张。”

“同时,我们改进了纸张的生产工艺技术,使纸张的成本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