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就笑:“等老三他们回来,咱们就又团圆热闹了。只是不知道老三家的,如今那性子,是不是还跟当年一样?”
这话孙氏就好不好接了。
毕竟谁都知道,如今侯府这三房里头,倒是三房最有出息了。
傅知易就不说了,就路蓁蓁这个妯娌,当初离开京城的时候,还是个县主,回来已经是郡主了。
这几年听说跟宫里贵妃和四公主仍旧走得很亲热。
皇帝对路蓁蓁这个外八路的郡主也是格外关照,圣宠优渥。
每年各种封赏,南越那边即使远隔千里,那赏赐一次不落,都是上上等的送过去的。
当初妯娌里头身份最低微的一个,如今已经是妯娌里头身份最高的那个了。
孙氏这几年跟着外放,也接地气了许多,为人更是随和了不少,也知道了不少人情世故。
回来的路上,听说了三房也要回京的消息,就已经在心里盘算了。
维哥儿年岁不小了,可读书看着也没什么太大的天分,这次回京,就想让给他弄个监生的名额。
不拘在国子监学点什么,或者结交几个人脉。
大不了,将来跟他亲爹一样,也捐个官,别的不说,有老四傅知易这个亲叔叔在朝中,路也比别人好走些。
孙氏看了如今宁平侯府这境况,又有傅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倒是觉得这人啊,有多大能力干多大的事情,别妄想太多的好。
那老三傅知明就是眼大心空,野心倒是挺大,本事没有,结果那样不明不白的死在了流放路上。
老大傅知简虽然继承了侯府,却将好端端的一个侯府,弄到如今这副沉寂的模样,也是能力不足的缘故。
这么一对比,自家男人踏踏实实外放做官,如今一家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尤其是这两年,老四傅知易的名声官场谁不知道?听说傅知着是他兄弟,谁不给点面子?
这两年做官都顺滑了许多。
这次能得个优良的评级,又被平调回京城,未免不是有卖傅知易好的缘故在里头。
孙氏心也不大,只想着维哥儿就如同他亲爹一样,本本分分做个小官,上头有他四叔这把大伞,那日子肯定是好过的。
因此这以后还得跟傅知易和路蓁蓁多来往,关系走得更亲热才行。
好在二房跟三房一直没啥矛盾,还颇有些同病相怜,虽然四五年未见,想来以傅知易和路蓁蓁的为人,不至于不管他们吧?
不过这个念头,孙氏自然不能在胡氏面前提起。
毕竟傅知简失圣心,和老侯爷一起请傅知易说情,被断然拒绝的事情,她也是听了一耳朵的。
心里也有些没底。
此刻见胡氏说起路蓁蓁来,也有几分忐忑,就更发虚了。
谁曾想,三日后,再度见到三房一家子,居然是那样一番光景。
京城外官道上。
熙熙攘攘,南来北往的人,马车,那叫一个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