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实历史上,司马错曾三次平定蜀地叛乱,前前后后用了31年的时间,这才算彻底拿下了巴蜀。
又数年之后,秦国两路进兵,一番‘鄢郢之战’,把楚国打得满头是血,被彻底打成了煞笔。
……
回顾这段历史——秦国的几代君王、几代名臣名将,按照同一个战略蓝图,穷尽毕生的心血,终于奠定了一统天下的胜局。
反观楚国在真实历史上,这段时间都干了些啥呢?
楚怀王这个二百五,倒也知道秦国的威胁——于是曾与齐国结盟,遏制秦国东出的步伐,倒也夺回了一部分秦国在函谷关外的土地。
秦国感觉压力不小,于是派张仪出使楚国……
后面的故事,大家就知道了——楚怀王与齐国断交,甚至派使者前往临淄辱骂齐王,以示断交决心。结果……
六百里变六里,楚怀王被张仪忽悠瘸了……又怒而兴兵,两战两败,熊午良的爹就是这么没了。
再往后(真实历史上),齐国孟尝君牵头,拉上楚魏韩一起干秦国……结果楚国又反复无常,暗地里和秦国搞联姻……
众所周知,叛徒总比敌人更可恨……于是齐魏韩调转矛头狠揍楚国,又把楚国打得晕头转向、割地求和。
再往后,楚怀王没了,儿子芈横(楚顷襄王)即位,又咬牙切齿要‘为父报仇’,于是又要联合各国合纵攻秦……结果合纵没张罗成,倒给了秦国发兵的口实——上述那场鄢郢之战就是这么打起来的。
啧啧啧。
看看人家秦国,两代人认准同一个战略目标,为了经略巴蜀倾注了几十年心血。无数人力、军力、财力填进去,最终收获巨大。
楚国呢?
则根本就没有一个贯彻到底的战略目标!
为了六百里地,为了蝇头小利,为了给先王报仇——国家立场变来变去,所有的动作都是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一拍脑门……
这么一看,秦国在真实历史上的胜利,还真就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
总而言之一句话,巴蜀地区对秦国来说意义重大——不但是经济上的粮仓,也是对楚战略上的支柱、乃至是未来战争的关键发起点。
如今巴蜀地区竟然闹得沸反盈天?
秦人当然蚌埠住了!
要镇压!而且要尽快镇压!
巴蜀之地,绝不容有失!
要是巴蜀不安稳,以后还怎么借助巴蜀之地的跳板打楚国?怎么整死那个该死的熊午良?
去岁冬天,咸阳城下一战,秦国丢了个大脸。
此仇,不可不报!
楚国,必然要打!熊午良,必然要死!
耶稣也留不住他!我说的!
……
(衣见:啊?咋这么多3,都是变态吧!我嘴唇子不得秃噜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