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谦在前农县调研时,栽种一棵红豆杉。
李高林视若珍宝。
专门成立一个部门负责,把树的四周围起来,派人二十四小时值守不说,就连浇灌用的水都是纯净水。
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无非这棵树是罗谦亲手栽种,好像看到树,就像看到罗谦本人一样。
材料中还枚举老百姓送给罗谦的那面锦旗。
李高林汇报时,强调这是老百姓自发,念罗谦的好,用业余时间亲手缝制而成。
然而,事实真相恰恰相反。
这面锦旗出自个人之手不假,但绣制锦旗却非老百姓,更不是自发行为。
而是找了几名专业织补人员,昼夜赶工。
明眼人一看就能发现漏洞,只是罗谦被李高林的花言巧语蒙蔽,没想那么多。
另外,材料里还有举报李高林的信件。
反映他大搞一言堂,形式主义和官僚思想严重。
为了讨好领导,不惜损害老百姓的利益。
举报信的出现,说明纪委已经介入。
可就这种劣迹斑斑的人,罗谦还把他当成优秀人才向省委极力推荐,力图提拔。
不光黎献策如坐针毡,罗谦更是挂不住脸。
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饭还怎么吃?
黎献策看完后,把材料往桌子上一放,面色阴沉的说:“郭书记、厉省长,我还有事,先走一步。”
说罢,起身一把拽开椅子,头也不回的大步流星而去。
罗谦见状,冲着郭、厉二人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跟在黎献策身后,也出了包间。
看得出来,厉元朗提供的这份文件,犹如晴日里突降狂风暴雨,把黎献策和罗谦浇个透心凉。
本来,黎献策给罗谦站台,不成想,被厉元朗来了一个反杀,杀得他灰头土脸,狼狈不堪。
就连身后罗谦不住呼叫黎献策,他脚步也不停,压根不愿意搭理这个手把手教他的老大哥了。
实在太丢脸,都丢到姥姥家去了。
你罗谦让我帮你,可你也得提前把工作做好。
看你提拔的是什么人?
一身毛病不说,还被人家抓住小辫子。
最让黎献策印象深刻的是,厉元朗这个人太厉害了。
不声不响搞到李高林的铁证。
一开始,黎献策还志得意满,以为他掌握到郭启安和厉元朗联手打压罗谦的迹象,准备以此做切入口,好好理论一番。
不成想,自己却钻进人家设好的圈套里。
自己还上蹿下跳,结果却弄成跳梁小丑,丢人现眼。
黎献策越想越气,实在隐忍不住,终于驻足站定。
直到罗谦快速走过来,没等他开口,黎献策冷声道:“我一直尊崇你是我的前辈,我的老大哥。”
“可你却不能利用我的善心,大做文章。罗副书记,你是时候该自我反省了,我也要认真考虑,你在洛迁省的所作所为,是否得当。”
“我这就走,希望你汲取教训,好自为之,再见。”
随即,黎献策直接钻进车里,手一挥,车子在黑夜里闪烁着尾灯,驶出省委招待所大院,扬长而去。
黎献策终究没把难听的话说出来。
可他的这番态度,已经表明,这事他不会汇报,但对罗谦的认识,已然发生改变。
罗谦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信心满满的胜券在握,却在交锋中落入下风,还把黎献策给得罪了。
罗谦后悔不迭,却难以挽回。
火冒三丈的他,要求秘书高震马上联系李高林。
他要把火气全部撒在李高林身上。
可高震的一句话,却引起罗谦的警觉。
“书记,这时候联系李高林,恐怕不合适。”
该死,真是给气糊涂了。
罗谦马上警醒过来。
省纪委介入,说明李高林的事情不小,已然上升到纪检层面。
有问题的官员,避之不及,自己却主动联系,岂不是没事找事。
为今之计,就是要彻底和李高林划清界限,自保为上。
罗谦长出一口气,顿了顿说道:“回去吧,在这里待着,我喘不过气。”
与此同时,厉元朗正向郭启安解释。
这些材料,是在他参加晚宴的前一刻才拿到,来不及汇报,请郭启安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