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〇章 牧羊人的故事(2 / 2)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1308 字 2个月前

“于是,这名猎人,成为了牧羊人,他负责保护羊群的安全,赶走袭扰的狼群。但是羊群也失去了大部分的自由,它们必须要听从牧羊人的安排,还要定期上交羊奶和羊肉,以满足牧羊人的需求。”

“但是羊群却在牧羊人的照顾下不断地壮大,即使每隔几天就要给牧羊人杀掉一只羊,羊群的数量依然在增加。”

“羊群中的几只老羊都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它们将羊群的管理权交给了牧羊人,虽然损失了一些自由,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确实比以前安全多了。”

如果此时有人在现场直播的话,这样的场景看起来就像是一场文化沙龙。

董良就是一个讲述社会契约论的主讲。

这个故事的内容非常简单,但是结合董良刚才所说的事情,那么这个故事就有些发人深省了。

董良还没有讲完。

“牧羊人在这种安逸的生活中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锐气,他的身体因为缺少锻炼而变得肥胖,同时饭量也越来越大,原本他十天吃一只羊,现在五天就要吃一只,有时候他只吃肥嫩的后腿,将其他的地方都浪费掉。”

“他白天的时候总是打瞌睡,晚上睡着了也失去了警觉。以至于狼群趁虚而入。”

“终于有一天,羊群忍不住了,他们趁着夜晚从羊圈中逃走,去寻找一位新的猎人。而原本那位猎人因为肥胖无法打猎,又没有羊群提供食物,最终成为狼群的美餐……”

董良的故事终于讲完了。这些人要是还听不懂的话,那就白读这么多的书了。

“元首,您说的太好了,这个故事看似浅显,却将国家权力的来源讲得清清楚楚。”张远芳带着逢迎的笑容说道。

众人虽然不屑于像张远芳那样去拍董良的马屁,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董良说的非常有道理。

这个时候,张国栋又说话了:“元首,既然权力来源于百姓,那么官府管不好国家,百姓就能够造反,如此,国家岂不是乱套了啊。”

“是的啊,因为读书人要是有志于治国,那么他真正在意的就应该是百姓的想法,咱们华族的百姓还是比较温顺的,只要不被逼急了,实在活不下去,谁又会造反呢?”董良道。

“我上面说了要想管好百姓,就要注重民生,让百姓有生计,能过活下去,这样即使不要他们屈膝下跪,也能够管理好他们。因为他们将权力交给你,就是让你通过管理来让他们过得更好,更安全。同时他们也放弃了一些自由,比如百姓不可以盗窃、抢劫、杀人,因为这些事情会侵犯到他人的权利,因此全都要受到管制。”

“我华族现在接手了整个东番岛的统治,以后我们还将赶走满清朝廷,那是因为这个朝廷已经无法保护百姓的安全,他们跟那个猎人一样,越加的贪婪,越加的懒惰。”

“而我华族就是一个新的猎人。我们要接手羊群,首先要做的就是能够保护他们,改善他们的生活。”

“无论是发展工商业,还是实施均田制,都是为了这一目标,同时我们还要提升自己的能力,那些西洋的列强就像是羊群一般在周围伺机而动。”

“他们不会愿意接手羊群的保护工作,他们只想,屠杀、奴役整个羊群。”

“好,说的好。”这一次不光是张远芳,其他几位书院的山长,以及台下的学子也都纷纷叫号。

他们甚至忘记了董良推行的均田制伤害到了自己的利益。

今天的这场见面会,董良从废除下跪礼的问题,讲到了华族的读书人、百姓缺乏血性,延伸出读书人为何而读书,又讲到了政府权力的由来,用一个简单的故事阐述了社会契约论,批判了天赋权力的说法。

这就是华族建立的法理基础,也是华族未来能够跳出治乱循环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