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山有扶苏,隰有荷华(1 / 2)

【来此间第七十三年,写于江州梅茶乡。】

【这是下山的第三个年头,望师父在天之灵,徒儿尤记师父之言,下山之后,徒儿走遍了天下山河,见识有长,正如师父当年所言,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人间也并非似徒儿想的那般不堪入目。】

【师父你常常说我悟性极佳,下山之后定能解惑明心,还请师父恕徒儿愚钝,三年岁月,徒儿未能解开这长生之惑。】

【长生有兴,亦有苦难,徒儿生而长生,却未有握住长生的本领,生离死别,人间苦难,徒儿见之心悲,难以心静,修行也因此寸步不前,比起师父,徒儿差之千里,甚是无颜。】

【徒儿走在这天下之间,虽有所获,但却仍旧觉得,与这天下格格不入,就好似本就不该出现在这里一样,是了,徒儿本就不来自这儿,又怎能找到这份归属之心,师父,徒儿有些累了,不想再走下去了,想回山上待着。】

道人写到这儿却停下了笔,他不知该如何写下去。

茶摊外面刮起了风,瞧着那天色似乎要下雨了。

茶摊的老板是一位老人家,见这情况,便已经开始收拾起了摊子上的东西,怕这雨落下来,全给毁了。

道人犹豫了良久,还是将那最后一句话给划掉了。

大抵是怕师父的在天之灵,见之不悦。

道人每年都会写这样一篇年记,正经人不会写这些东西,道长自然正经,而他写这些东西,其实也只是为了记住而已。

他怕自己忘记。

道人已经活了足足七十三年了。

可当他抬头,那一张面孔却是尤为年轻。

瞧着似是才到及冠一般,年轻俊朗,那一双眸子中却又有着岁月的沧桑,似古井一般,无波无漾,仔细望去,却又是那样的深邃,令人不安。

道人名叫陈炁(qì),师承万里山中的紫霞山,自幼就被收养在山上,一直到其师父仙逝,他才走下了山来。

茶摊的老人家这时提醒道:“道长,要下雨了嘞。”

道人回过神来,点头道:“这就走。”

道人瞧着那吹起的风,带着些许风尘,他低下头,留下了最后一笔。

【师父,若是徒儿一直参不破这先天长生,又该如何是好。】

道人收拾好了东西,就此起身,在那桌上留下了茶钱,便匆匆离开了这里。

待到那老人家来到茶摊收拾东西,摸向那杯子,却是愣了一愣。

“这茶怎么还是热的?”

老人家有些茫然。

他记得,道人自坐下过后,便没再添过茶。

而这一坐便是将近一个时辰。

可这余下的半杯茶,却是一点都没有凉。

哪有一个时辰都未凉的茶啊。

老人家往那道人离去的方向望了一眼,不禁喃喃道:“高人啊……”

待老人家回过身来,看向了那桌上放着的铜钱,想了想还是收了起来,接着便将这桌椅茶碗尽数收进了屋里。

不多时,大雨便来了。

……

“轰隆!!”

这场雨来的忽然,先是一声雷响,随即便有倾盆大雨洒了下来,雨水过盛,使得这树下也成了打水的竹篮,下个不停。

无奈道人只有继续往前走。

直至瞧见了那山边的一处庙子。

待道人到了那庙门口,却见那庙子里已经有了人。

却见那屋里一群人围坐在一起,身上背着背篓,还伴随着的还有一阵茶香。

陈炁见此问道:“忽然下雨,不知庙里可还容得下贫道?”

其中一位露着肩膀的黑脸汉子笑道:“道长快进来,这庙子又不是谁的,自然是想来便来,想去便去,没有容不下这一说。”

陈炁点头道:“多谢。”

“道长从哪里来?在哪里修行?”

“贫道师承紫霞山,如今在外游历,先前从……”

言语之下,几人有了些许了解。

陈炁问道:“诸位是上山采茶?”

“是啊。”

那人说道:“采的好好的,这雨说来便来了,唉,这雨一下,才采的茶放久了就得坏,新茶也只有等天好了才能采,怪是累人。”

陈炁道:“什么都讲究时辰,天公不作美,却也无奈。”

“谁说不是啊。”

有个年岁不大的孩童凑了过来,问道:“道长道长,我听我爹说,山上的道长都会法术,很是厉害,道长你会法术吗?”

“小云,别闹。”

黑脸汉子拱手道:“道长,孩子胡闹,莫要在意。”

小云眨了眨眼,说道:“三叔,我没胡闹。”

陈炁也没在意,笑道:“没事。”

他看向那叫做小云的孩子,问道:“你见过会法术的道士吗?”

小云点头道:“在庙会上见过,有位道长好厉害,只需要喊一声,碗里扣着的果子就跑到另外的碗里去了。”

黑脸汉子听后却是笑了起来,摸了摸小云的脑袋,说道:“你大公也会这个,那可不是会法术的道长,那叫戏法,叫三仙归洞。”

说着他看向了陈炁,说道:“道长我说的可对?”

陈炁点头道:“不错,正是三仙归洞。”

小云啊了一声,说道:“那不就是骗人的咯?”

“也不算骗人。”陈炁说道:“戏法也是本事,称为技,想学那三仙归洞也不容易。”

小云问道:“那道长你会吗?”

陈炁笑了笑,想着外面雨下的挺大的,一时也走不了,倒不如玩玩。

他伸出两只手来,放在小云面前。

小云好奇,待那道人张开手,那掌心之中却多出了两枚金桔,左右各一个。

黑脸汉子见此也好奇了起来。

陈炁道:“三仙没有,两枚金桔倒是有。”

“道长从哪里变出来的?”

“你猜?”

陈炁笑了笑,没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