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面对着士气旺盛,军力强盛的大明军队,他们也不敢轻易妄动。
铁勒部族的大首领,曾去见过自己的那位擅长谋略,学识广博的师傅。
不过,却是被劈头盖脸受了一顿批。
作为西北最大部族的首领之一,他哪里忍受得了。
一气之下,就离开了。
不过,好在他对自己老师足够的敬重,并没有为难他委。
但也不好意思再见他了。
“…艾力,如今有多少愿意与我们一同联合起来,抗击大明?”
“回禀大首领,明面上有七八个部族,兵力加起来,也有一万六千余人。”
“不过……不过,这里定有左右摇摆的,若真开战,不保证他们在我们背后插刀?”
“所以,大首领,开战的话,还需谨慎考虑才行。”铁勒大首领听了之后,无奈坐了下来。
“大明的皇帝真是的,还像以前那样不行吗?非要弄什么改土归流?”
“但要我们把土地,人口,交给他们,绝不可能。”
西北边陲,大明州城。
英国公张懋,并未因为上次的大捷而有丝毫的怠惰。
他依旧每日带着部下,巡视边疆,侦查地形,查看大军的训练情况。
作为主帅的都没有丝毫的懈怠,其他将士就更不用说了。
每个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依旧如曾经那般,每日严格的训练。
仅仅这一点,就让监军大太监找不到丝毫的错误。
每当看到这种情况,这个大太监都会感叹,英国公不愧是名门之后,治军有方。
难怪能被圣上信任,视其为大明的定海神针,这是有原因的。
虽然有时与这位年轻的国公爷,意见向左,但经过这数月的相处,他也对这位国公爷极为的佩服了。
但作为监军,他有时还必须维护自己的尊严。。否则,要他这个监军又有何用呢?
这位监军大太监,神色阴晴不定,看着城下巡视的英国公张懋,心情极为的复杂。
虽然上次大捷后,皇帝也同样给予了其嘉奖,但与之相比,却是相差甚远。
这让他心中有些的不忿和嫉妒。
“干爹,儿子听跟随钦差大人来的小太监说,如今刘全胜在宫中很是得势。”
“马上钦差大人要回京了,我们要不要托他给刘全胜捎去点什么?”
一旁机灵的小太监适时提醒道。
能跟随大军来前线的小太监,可以说没有一个能力差的。
中年监军太监听了干儿子的建言之后,眉宇中的嫉妒更浓了几分。
想当年,在王府的时候,那刘全胜算个什么东西。
见了他都得点头哈腰,百般的讨好。
可谁知,仅仅是几个月的功夫,他便成为了伺候圣上的亲信太监了。
这算是什么世道啊。
可以预料,凭借那小子的能力,相信将来定能成为宫中四大总管之一。
一想到,这位中年监军太监便更为嫉妒了。不过,他终究是经历过大风大浪之人。很快就收拾了好心情。
“把我们在西北收集的那几块绝品的美玉,送给刘全胜吧。”
“如今我们在外,还得多多仰仗他说好话。我们终归都是圣上潜邸的旧人,相互帮衬也是理所当然的。”
一旁机灵的小太监听了,顿时松了口气。他还真担心自己干爹,不知如今的局面。
其实,他还有些事没敢说,那就是刘全胜甚至已经掌握了一些秉笔,掌印成总管的一些权力了。
若是干爹知道这样的详情,可能心情将更加的不好。
“干爹,那成掌印的那份?”
“咱们这位掌印是士子出身,你还不了解吗?他最为看重的是咱们忠诚,以及能力。”
“他不爱财的。不过,他家中的老母年时已高,身体不太好,咱们收集的那些珍稀药材,可以送他府上孝敬一下。”
“干爹考虑的真是周详,儿子这就去办。”
英国公张懋带领一众部属,巡视结束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帅帐。
与此同时,他那位好友钦差,已经在这里等候了。
“凌兄,你要回京了?”
“是啊,我奉旨出来也有不少时日,是该回京复命了。”那位钦差勋贵,笑道。
“知道你回去要向陛下复命,我就不留你了。今夜举办宴会,为你践行。”
英国公张懋有些不舍道。“哈哈,好,那今晚我们不醉不归。”
那勋贵钦差说到这,同时又低声道:“我说国公爷啊,你与那位监军关系得改善一下啊?”
“当然我知道你的脾气,宁折不弯。但他终归是圣上派来的监军,有什么事让他旁听一下也是好的。”
英国公张懋诚恳地接受了好友的意见:“你说的不错。我会斟酌的。”
“对了,我在这那蛮力艾的土城,缴获了一把绝世宝刀,还请你转交给圣上。”
“哈哈,好,相信圣上见了,定会十分喜爱。”
这一夜,西北大营,热闹非凡,直至深夜方休。
翌日,在不少精锐护卫的护送下,那位勋贵钦差就辞别了西北众将士,踏上了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