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皇位继承法》与开启法俄和…(2 / 2)

波罗的海舰队指挥官里巴斯海军少将,由于他的妻子在皇后身边担当宫廷夫人,基于此,他能预先得知了陛下您何时出访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还有您本人乘坐马车序列的相关情报,继而告知了阴谋主谋普拉通·朱波夫等人;

另外,还有圣彼得堡市政厅的官员……”

未等特别军事检察官把名单念完,原本已经恢复平静的保罗一世再度暴跳如雷,他大声嚷嚷道:“帕伦、帕宁、里巴斯,这些人都是无耻的罪犯,是该死的凶手,是罪孽的弑君者,必须都抓起来,统统抓起来!找到他们、抓捕他们、杀死他们!一个不剩!”

至于元凶之一的英国大使查尔斯·惠特沃思,保罗一世选择性的遗忘了。

不仅仅是查尔斯·惠特沃思拥有外交豁免权,更重要的是英国大使是对俄贷款的监管者。而且,两周内还有150万英镑的英国-军费援助,即将抵达内阁枢密院的指定账户。

阿诺索夫上校一口回绝道:“抱歉陛下,我目前手中的关键证据不足,无法借助逮捕证实施抓捕。无论是内阁枢密院,还是总检察长萨莫伊洛夫,都将会出面加以制止。”

赶在沙皇下一次怒吼之前,这位军事检察官又急忙解释说:“不过,我已经拟定了一个引蛇出洞的方案,不仅能绕过枢密院、总检察长与高等法院设置的法律障碍,还能将所有参与叛乱分子的阴谋者一网打尽,一个不剩的统统干掉。不过这项行动需要陛下您的通力支持与配合,而且决不能让第三人知道。”

等到阿诺索夫上校从皇宫出来的时候,已是第二日的拂晓。此刻,整个圣彼得堡依然是黑漆漆的一片,仅有列瓦大街上跳动着微弱光芒的几个孤零零的煤么灯。

乘坐马车出冬宫不久,在从列瓦大街转入彼得大街时,这位隐身于黑暗中的军事检察官,居然看到皇储亚历山大在一辆外表朴素无华的黑色马车上正搂着另一个女人热情亲吻。

由于相隔并不远,加之煤么灯的照亮,视野极好的阿诺索夫上校看得非常清楚,那个女人绝不是皇储的妻子或是情妇,而是亚历山大的胞妹,叶卡特琳娜公主。

皇储亚历山大与其胞妹通奸的秘史,少数宫廷贵族,甚至皇后玛利亚也知道一二,但所有人都瞒着刻板保守的保罗一世。

毕竟,这种事情在欧洲王室与贵族内部,属于太正常不过的一件小事。依照东方人的说法,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事实上,军情局曾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懂王”安德鲁那里,给阿诺索夫秘密转送过一系列“先知先觉”的信息,这其中就有关于圣彼得堡皇宫内部的诸多宫廷秘史,以免金牌卧底在无意间“踩了雷”。

……

就在“列瓦大街爆炸案”的第二天,沙皇保罗一世向法国特使发出了一份正式邀请函,邀请科兰古侯爵来俄国皇宫里喝下午茶。

尽管今年的冬天到得有点晚,但11月份,冬季已降临东欧平原,从涅曼河到涅瓦河一带,甚至是整个芬兰湾都即将进入封冻期。

从18世纪开始,守卫圣彼得堡的俄军舰队主力都要进驻从不封冻的里加军港。然而在今年11月之后,待在里加湾的俄国舰船不得不前往封冻的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里过冬。

这项撤退命令,来自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司令官,身患眼疾的乌沙科夫上将的强烈要求。否则,凭借法普联合舰队的绝对实力,必将彻底击毁俄属波罗的海最后的残存舰船。

在俄国舰队后撤的过程中,法普联合舰队一直远远的监视着,没有实施拦截等作战任务,基本就是目送俄国舰船驶入芬兰湾。

不仅如此,安德鲁也没下令欧洲联军趁俄军空虚之际,派兵在里加湾实施强行登陆,占领爱沙尼亚的塔林、塔尔图和纳尔瓦。

法国特使科兰古对此的解释说:“这是安德鲁执政官在向陛下您,以及俄罗斯帝国表达一种和平的善意!”

事实上,安德鲁自己也非常担心习惯情绪化的俄国人喝多了伏特加,干脆破罐子破摔,将现有的10多艘俄军舰船直接化整为零,在波罗的海南岸一带,与法国海军大打海上游击战和破交战。

毫无疑问,那将是一场两败俱伤的尴尬局面。即便法普联合舰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能够围歼所有的俄国私掠舰,但波罗的海南部的贸易航线将由此陷入瘫痪,得不偿失。

看到沙皇始终沉默无言,科兰古放下咖啡杯,他补充道:

“如果陛下同意法俄双方举行和谈,俄国远征军中的所有官兵,就能在新年到来之前,安全的回归俄国境内。至少来自军事贵族派的政治压力会小很多。

而且法俄两国一日合约达成了,安德鲁执政官也将公开支持您之前倡导的欧洲反奥斯曼同盟,承认黑海的北面与东面都纳入到俄罗斯帝国的版图中。”

之前,保罗一世始终瞻前顾后,不敢与法国私下媾和,结果英国大使就忍不住,直接跳了出来,派出刺客想要沙皇的命。

“是可忍,孰不可忍!”何去何从?现在必须做出最后的决定了!

等到送走了法国特使后,保罗一世随即将枢密院内阁的多位成员召集到皇宫的书房里。数小时之后,总检察长萨莫伊洛夫的马车趁着夜幕驶入了法国大使馆,哦不,是法国驻彼得堡的商务代办。

在使领馆里,俄国总检察长正式告知科兰古特使,沙皇保罗一世与枢密院内阁将授权恰尔托雷斯基亲王,作为俄方的首席代表,即日率领一支外交使团赶赴但泽,与法方代表团举行和平谈判,继而早日结束这一场不该出现的“不幸冲突”。

…….

()